时评>>重磅言论

重拳出击,抓好扶贫“最后一公里”

2016-12-15 10:56: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为有效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从今年开始,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今年前十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1623人。(12月14日 新华网)

    河南省检察机关2010年至2015年共查办资金发放末端的犯罪案件1458件,占涉农扶贫职务犯罪总数的58.5%;在其查办的4064名涉农扶贫领域涉案人员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2189人,占53.9%;乡镇站所工作人员762人,占18.8%。在扶贫资金的末端,在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总是最易出问题的环节。如何使扶贫资金真正到农民手中,真正发挥其效应?监管部门需切实做好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反映的不仅是基层工作的艰难,也反映了村干部这个联通上下的位置在参与扶贫工作中具有更多潜在的影响力。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资金资源落地的最后“中转站”,也是群众基本情况、个人信息上传的“第一道关”,一旦村官内心有所动摇,扶贫资金都有可能打了水漂。

    花样繁多的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折射出县乡村三级贪腐之重。隐瞒政策,暗箱操作;私自截留,挪作他用;弄虚作假,冒领侵吞;以权谋私,索贿受贿。在这扶贫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利用村民不了解政策的缺点,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蚕食扶贫资金。崽卖爷田不心疼,“用低保优亲厚友”、“借危改骗取资金”,扶贫补贴就这样被化为私有。这样“监守自盗”的扶贫又怎会真正富了乡亲?

    有案必办有腐必肃,扶正村干部动摇之心。在一些地方的村官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办事讲人情、拉关系、收回扣已成为村干部的习惯,村民也见怪不怪了。要想肃清扶贫领域的贪腐,监管部门不可缺位,群众监督也是重中之重。驻村第一书记、详细的扶贫计划、严格的项目验收、详细的政策宣传,以不定期巡查、乡镇检察、村组自查“三级联动”,将村干部的贪腐之心熄灭在萌芽之时。

    要整治扶贫贪腐,严打必不可少。重拳出击,方能震慑那些违规之心。多措并举、精准监管、提升村官素质、做好群众宣传,将扶贫领域贪腐提前打好“预防针“、筑好”防火墙“,让群众在扶贫中真正得实效。(郭红玲)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