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乡镇政府“赖帐不还”说明了啥

2017-01-17 14:46: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01年8月,河南郸城宁平镇政府以“交不出订阅上级要求的报刊费”为由,向韩红星借款3万余元,当时承诺当年年底有钱马上还。但16年过去,丈夫韩红星已因病过世,李桂荣依然没有拿到镇政府的欠款。(新浪网)

赖帐这种事情即使发生在个人之间也很少见,但作为一级政府公开赖老百姓的帐实在让人感到意外。政府官员说话不算话,到期不还帐,除非障着自己手中有公权力,老百姓把官员没奈何,收不回自己白“血汗钱”“救命钱”,缘于自己是一介“草民”。在法制社会的今天,这样的尴尬本不该出现,但还是被一些把法纪当儿戏的官员让政府的权威受到损害。

一个基层政府赖帐16年不还,说明了啥?说明了当年镇财政入不敷出,四处举债外;说明了在基层存在“新官不理旧帐”现象,这些政府官员对群众利益淡漠,面对群众诉求,不闻不问,一个“拖”字了事,摆明了想赖账,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说明一些官员仍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与群众区别开来,认为自己要高一等,倚权自重,为所欲为,违规乱吃乱喝乱用,没钱了又违规新增债务,银行借完了借单位,单位借完了借职工,职工借完了借群众,只管借不管还;说明了一些官员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心中没有群众,不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根本没有把群众的利益当一回事;说明了官员违纪违规成本过低,吃了喝了用了,该升职的照升不误,该涨工资的照涨不误;说明了监督机制不健全,无论怎样违规都没有人管,也没有人敢举报,即使举报了、管了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官者依靠什么取信于民?靠的就是“诚信”二字。“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官民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是为官之本。只有首先做到“诚信”,取信于民、办事公正不阿,守法、受约,才能做到以德服人,正确履行职责,当一名合格的“公仆”。

而要做到这一点,官员们就应该自觉树牢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心怀天下,心中有群众,把诚信守诺当成做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做一个受群众拥护的好官。(杨雄)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