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规范助学金发放更需融入自立自强

2017-01-24 10:46: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坚决杜绝将“助学金”变成“奖学金”或用“助学金”代替“奖学金”的行为。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涉及到受助学生的任何事项,都应征求学生本人的同意;采用隐性的方式,避免大张旗鼓的发放款式相同、规格统一的资助物品,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据1月23日《中新网》)。

助学金,顾名思义是救助困难学生学习的补足资金;按照教育部给出的定义,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解困型资助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基本、兜底线”的功能定位。显然,助学金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奖学金”,他与个人在求学期间取得的成绩、成就也不存在必然关联,而是一种救助和兜底,是为了保障困难家庭学生能够正常生活并完成学业的“帮扶”补贴。但在一些高校的具体实践中,助学金的意义却被泛化,既有同奖学金相混淆的与学习成绩“挂钩”,也有无论穷富的“人人有份”。而为了体现某种意义上的救助“公平”,学校有意无意让学生进行“诉苦比赛”,越是声泪俱下甚至“苦大仇深”,越是能够享受更高的助学金。如此一来,助学金的意义被异化,真正需要的得不到,而不必要或需要性不强的学生却也能“吃”上一口。

显然,助学金发放呈现出的这些不合情、不合理甚至“乱象”,主要原因还是出自高校的“惰性”心理,无论哪一种不合情理的发放形式,都远比真实摸清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要简单省事许多,而且还容易满足“有福大家享”的均衡心理。尤其是既要维护受助学生尊严,又要真正做到“助得其所”,不但费时费力,更是对助学金分配智慧上的一项挑战,稍有疏忽大意,还容易被学生和社会质疑为“暗箱操作”,因此,全面有效落实国家教育部这一通知规定,并不比大学增设一门专业简单容易。

要真实摸清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助学金的需求和必要程度,还要确切维护受助学生的尊严与隐私,对于高校而言,委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除了个别谈话之外,更需要在调查核实方面做足文章,同时还应当就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支出进行“暗访”,既需要合理合规的“暗箱操作”,又必须保证这种“暗箱操作”的客观公正。另外,即使建立在维护学生尊严和保护隐私前提下的合理发放,怎样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困难学生在尊严、隐私得到保护又“从容”领取助学金的状态下,如何产生努力学习和回馈社会的感恩心理,同样很值得研究和探索。现实校园中,不仅有不少大学生为得到助学金乃至社会救助会争相“比惨”,在获得救助、资助之后,往往丢了尊严还不懂得感恩。在如此尊严、隐私甚至“虚荣心”都毫发无损的前提下,助学金如何对其产生感恩社会的驱动力,更不能被忽略,通过规范发放的国家助学金更必须防范“饲养”出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其实,早在上世纪经济发展滞后的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国家的概念尤为珍惜,无论对农村家庭发放的“救济粮”,还是高校针对困难学生发放的“助学金”,人们几乎都抱有“吃国家救济为耻”的心理,不但会加以拒绝,更会以让于他人为荣。笔者以为,高校在做好助学金规范发放的同时,更应当加强对学生自立自强教育,既不能对助学金有依赖心理,更不能相互攀比。能够通过教育在高校校园中营造出一种“吃救济、饿断气”的自立自强氛围,助学金如何规范发放也就变的相应简单和更容易操作,否者,有对国家助学金“不要白不要”的贪图心理存在,无论如何规范都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光靠在方式上“打补丁”是远远不够的。(朱永华)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