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移风易俗要给群众以获得感

2017-02-04 11:52: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放烟花爆竹,倡导文明消费,关爱孤寡老人,积极参与文化和体育活动……今年春节,我省广大农村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向善、节约、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河北日报 2月1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以来,我国的党风政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社风民风也随之一新。移风易俗、节约文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新风尚。在春节期间,河北多地的移风易俗之举更让人眼前一亮。

烟花爆竹燃放明显减少、攀比之风显著下降、讲究排场之人成为少数、婚丧嫁娶活动大操大办之风得到明显遏制、文明消费成为趋势、关爱孤寡老人渐成良俗、远离赌博积极参与文化和体育活动成为娱乐新方式。要问为什么河北多地出现了如此欣欣向荣的新风?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社风民风得以明显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风政风的带动作用。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之下,群众自然也更容易积极响应,这个过程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相信只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永在路上,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必将指日可待。

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移风易俗能够得到群众的响应,是因为这能够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过一个节约、文明的节日,想必是每一个人都所乐意的,可是在攀比之风的裹挟之下,很多人选择逆来顺受、随波逐流。可事实上,移风易俗,文明过节一旦实施,受益最大的还是老百姓,在河北,正是因为老百姓尝到了移风易俗的甜头,才最终能够积极拥护新风俗。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明新风俗之所以能够在多地落地生根,还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自然也就会在追求精神文明上面有更为宽广的视野。那种讲究排场、大办婚丧嫁娶活动表面上是极为热闹,而实质上却是一种精神空虚的表现,结果只能是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收获的仅仅是虚荣而已。所以更多有觉悟的人,是会自动选择文明新风俗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移风易俗这件事上,也有很多地方采取的措施过犹不及。比如,年前河南省环攻坚办出台的史上最严禁放烟花爆竹令,三天后就不得不被紧急叫停。笔者想说的是,在移风易俗上,一定要尊重文化传统、注重工作方式、照顾群众感情,采用更加灵活变通的方式倡导新风俗,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强行推广。孔子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时移势迁,古今不同,但分明我们能感到这句话是孔老夫子在提醒我们,移风易俗要注重方式方法。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今天,文明风俗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应有之义,我们期待着文明新风俗能给人民群众带去越来越多的获得感。(贾东亮)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