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塘溪老太”坚持还账,坚守了道德底线

2017-02-08 10:10: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十五年前的事情你还记忆犹新的话,那一定是你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情;而对于鄞州区塘溪镇塘头村的这位老人而言,十五年前众乡亲们的点滴之恩,让她家度过难关,时隔十五年之后的今天,她带着老伴的遗愿,把家里所欠的“账”一笔笔地还上,也让自己收获了“知恩必报”的名声。(据中国宁波网2月6日报道)

如果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是动物本性爆发,那么滴恩涌报、结草衔环就是我国古代人们的真实性情使然,时空荏苒,穿越古今,像新闻中这位还“账”的塘溪老太一样,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线,用知恩必报的行为向世人明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依旧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主流,成为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如果说“塘溪老太”知恩必报收获的是自己内心的安宁,那么被还账的乡亲们收获的就是好人好报的至诚慰藉,整个村庄与社会收获的是积善成德、从善如流的淳朴民风。不可否认,在价值多元的现代化转型社会中,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巨大场景变化,深刻影响着每一个社会群体乃至公民个体的道德取向与精神构架。当古人所追逐的圣贤君子仅仅作为一种道德符号,在扶老人恐被讹、爱心捐款恐被挪用的疑虑之中,善念在负面的想象中迟疑,善举也因利益考量而被延宕,这样的道德困惑不只是转型中的中国所独有,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因为经济的繁荣与物质的富裕而导致道德的“滑坡”以及犯罪的肆意。

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里,有类似的道德课题不可避免。越是衣食丰盈、仓禀充实,越是能够引发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思考。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面对侵略者,阿基米德临死之前说:“我不能给后人留下一道没有做完的题啊!”至今撼人心灵;林则徐生前曾说:“子孙若我,要钱做什么?贤而多财,损则其志。子孙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们留给后人的,是善良淳朴的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之精髓。

“塘溪老太”的故事在当地传开,在当地人的朋友圈里,有位王姐留言道:“大爱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塘溪人的优良传统。”一位普通老人的感恩行为,或许算不上什么大事情,却是对内心道德底线的坚守,向世人传递了一份春风化雨式的温暖,直抵人心。

这种温暖,将会在每一个人心中播下一棵感恩的种子,或许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在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里绽放出最璀璨的花朵。(郭红玲)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