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面对“啃噬”,我们拿什么拯救长城?

2017-02-08 15:19: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是离景泰市民最近的一处明长城。它修建于公元1599年,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90多公里。这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长城,在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已成为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土垄子”。即便间或残存有一大段连续的城墙,也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2017年2月8日新华网)

长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与力量,虽然早已消解了“墙”的意义,不再阻挡什么,也不再抵御什么,“远去了鼓角铮鸣,暗淡了刀光剑影”,但长城在人们的心目中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长期传唱,早已升华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意识,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这是由历史延续而来的一种存在、一种永恒。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长城,我们责无旁贷,但从甘肃景泰明长城遗址遭两侧农田“啃噬”性破坏的情况看,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那么,我们拿什么拯救明长城遗址?

长期以来,由于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等因素,长城保护处于严重“亏欠“状态,特别是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生存状况十分堪忧,尤其是明长城遗址,只有不到3%的部分才属于较为坚固的砖石类长城,相比故宫等一些古建筑文物,土筑明长城更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明长城的保护和修缮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可以说,保护明长城遗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容小觑。

当前,保护力度不足是困扰当前长城保护工作的主要问题,仅“保”还不够,还要做到及时“护”才行。与自然破坏相比,长城的人为破坏更让人心痛。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甘肃景泰明长城遗址就遭到严重破坏,成为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土垄子”,有些地段甚至成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加之近年来“野长城”探险旅游热的兴起,人为破坏愈加严重。为此,必须不断加大长城保护执法力度,建议长城沿线的省份尽早出台有关长城保护办法,明确规定破坏长城及其环境风貌的行为及处罚,明确规范长城修缮行为,坚决杜绝借保护之名大修“新长城”的做法等内容,以期杜绝更多的人为破坏,使长城尽可能保留原状,不至于淹没于岁月尘埃之中。

毋庸讳言,长城,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线性文化遗产,在客观上确实面临着许多现实而特殊的保护难度,诸如自然损坏加剧、人为破坏时有发生、农田“啃噬”以及保护投入不足、管理薄弱、不当开发利用、社会参与不够,等等,特别是面临着“缺人”和“缺钱”两重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拿什么拯救惨遭破坏的长城遗址?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万里长城永不倒?这是值得我们深思而必须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的。(刘凤敏)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