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敢揽重任勇担当

2017-02-22 09:29:34 来源:河北日报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了去见阎罗,称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不料,阎罗却斥道:“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员辩解:“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罗又言:“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这则故事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不揽重任、不敢担当的庸官形象——“处处求自全”,遇事“避嫌疑而不言”“畏烦重而不举”,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官员不揽重任、不敢担当带来的后果——“负国”“负民”。

重任,往往是需要努力攻坚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大多是一个单位、一个地方改革发展需要攻克的重点难点。敢不敢揽重任,是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具有担当精神、责任意识的试金石。

从实际来看,当前,我省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产业结构偏重,质量效益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脱贫攻坚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都是绕不过、躲不开的难点重点,都是党员干部必须承担起的重任。

然而,我们有一些人却精神懈怠,工作中拈轻怕重,畏首畏尾,不敢担责,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溜肩膀”……如此不揽重任、不敢担当的行为,十分值得警惕;不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改革发展事业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些干部不敢揽重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纪晓岚笔下的那个庸官一样,存在严重的“求自全”心理。重任之重,往往既体现在工作难度大,需要下大力气、花真功夫,又表现为所需时间长,不易见效,难收全功。于是,一些人便认为揽重任“费力不讨好”,担心不但不容易快速见成效、出政绩,反而可能“出问题”“犯错误”,影响个人的“进步”和“前途”。“怕伤人”、怕丢选票,是不敢揽重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所谓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就深在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如果怕丢选票,自然只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的“奶酪”也不动,谁也不得罪,最终耽误的是改革发展事业,代价是损害人民的利益。归根结底一句话,不担当、不作为,往往是因为私字当头、私心作怪。敢揽重任需要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公私观,真正把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和勇气,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逞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叫响“跟我上”!

敢揽重任,还要有相应的能力和底气。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泽东同志78年前指出的这一问题,在今天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其具体表现,就是“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如此一来,在重任面前,就只能是未战先怯甚至“免战牌高悬”。因此,所有党员干部应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特别是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敢说“我来上”,在重任面前敢说“我能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是一场硬仗,既有攻坚战,也有持久战,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啃硬骨头。让我们以敢揽重任的担当,面对硬仗冲锋陷阵,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风险挺身而出,“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河北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