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临时工”不是疏于监管的替罪羊

2017-02-23 09:12: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2月20日11时许,一辆印有“司法”字样的制式警车停放在宝鸡某小学门前,车牌号为陕CD122警,车顶警灯闪烁,司机打开车门后,将一名小学生带上了警车。这一幕被人拍下,并将照片发至朋友圈,引起网友争议。昨日,宝鸡市渭滨区司法局副局长楚某向华商报记者介绍,用制式警车接送孩子肯定是违规的,已构成公车私用,此车虽然落户在司法局名下,但管理权、使用权在石鼓镇镇政府。石鼓镇镇政府一名副镇长表示,事发当晚镇政府即对司机刘某及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刘某系临聘司机,承认其中午在外出执行完公务后接小孩的事实。(2月22日《华商报》)

警车是公务车,更是执法车,是用于公务执法的机动车,用于侦查、警卫、治安、交通管理等。警车也是“特权车”,因为在执法时有优先通行权,但仅限于公务活动,对此,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各项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令人惊讶的是,这辆属于宝鸡市渭滨区司法局名下,但管理权、使用权在石鼓镇镇政府的“警车”,其驾驶员却无视规定,公然用该车接孩子,甚至由于道路拥堵而打开警灯,这即是明显的公车私用,严重违规。

可笑的是,一出事儿就把一切责任都归于“临时工”的一幕这次又上演了。镇政府称司机刘某是“临聘司机”,是由宝鸡首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形式获得这份工作的,经研究刘某已被解聘。对“临时工犯事儿”这一套,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把什么事都推给“临时工”早已被民众笑掉大牙。人们习惯上把“临时工”称为“史上最强工种”,就因为这个工种能担事儿、能抗事儿。“临时工”似乎本事大得无所不能,其编制之灵活,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临时工”总能像螺丝钉一样在最敏感的地方发挥最重要作用,背起最黑的锅,当起替罪的羊,哪里犯事儿的、扛事儿总能找到“临时工”。

即便开警车的就是临时工,但该镇负责管理的部门对他违规开警车接孩子就能脱离干系吗?人是你们聘的,车是你们给他开的,不在执行公务时身为“临时工”的刘某就能把车开出来,且堂而皇之地到学校接孩子,刘某所在单位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警车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在车辆的进出、使用、登记等都有一个规范的程序。如此违规本不该发生,而该镇肯定没有执行规定,对此,责任仅该由刘某一人负责吗?

而且,据渭滨区司法局副局长楚某介绍,警车驾驶员需要持有警车准驾证,此证三年考一次。而当记者对刘某是否持有此证时,楚某称“目前正在调查中”。是啊,反正只要是“临时工”干的就好办。君不见,违规的护士是临时工,发飙的公务员是临时工,骂人的城管是临时工,虐待孩子的教师也是临时工,反正都是“临时工”干的,把一切都推给临时工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再把一切都推给“零时工”的伎俩毕竟过时了。人们看到的是,对“临时工”的犯事儿,其背后都有监管的漏洞和缺失。其实,不管本单位有没有临时工,违规的事儿是不是临时工干的,都与“正式工”干的没有任何区别。临时工也是本单位聘用的,都是合法劳动者。况且,新《劳动法》实施以后根本就没有“临时工”这个身份了。签了合同的就是正式工,没签合同就是非法用工。

所以,“临时工”警车接孩子不能以“解聘”了事,人们总是看到出了事儿每次都说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责处理”,但每次“问责”的结果都令人失望,因为总是轻描淡写。如果管理部门自身不给力,甚至存在失职行为,如此,把责任都推给多少“临时工”也不会令人信服——“临时工”不是管理者疏于监管的替罪羊。(刘天放)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