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一封致歉信诉说多少“道德困境”

2017-02-24 12:55:25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近日,陕西省城固县的李女士和管女士遇到了一件“委屈事”,她们在超市遇到一位走失小女孩,本想好心帮她找家人,却被赶来的孩子父亲当成人贩子殴打。警方调查后发现这是一场误会,孩子父母随后向两位好心人道了歉,小女孩母亲也在超市附近张贴《致歉信》,表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2月23日《华商报》)

这起发生在小县城的“误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本来出于好心,帮助走失女孩找寻家人,却被当事人误以为是人贩子遭殴打。类似事件,在这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然而,当好人屡次被冤枉,当善举一再被误解,当正义总是得不到宣扬,这个社会的道德成本,无疑会给人增加更多的“负重感”。

幸好,小孩家长在真相大白之后,给两位被冤枉的好人写了致歉信,然而,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被误解的善举善行,它们又该如何找回正义?或许,助人为乐的人,不在乎任何功利性的满足,但这个社会,却需要更多的好人得到回报,更多的善举得到理解,试想,如果“好人没有好报”,谁还愿意助人为乐?

这个问题,可能属于道德满足与道德付出的典型争议。一方面,我们总是在强调社会需要道德脊梁,强调舍利取义;可另一方面,在现实社会中坚守道德,却总是要付出代价,这种不对等的付出,难免会显得过于高蹈,过分委屈自己,往往也会给人造成“道德伪善”的错觉。就具体情景而言,和生活中常见的“老人倒地扶不扶”“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的争议一样,有时候,真的不是好人变少了,而是社会的道德成本提高了。

再联系到前不久,一位学生撞宝马车后留的致歉信,体现的也是信用成本和诚信底线之间的关系。将二者一对比就会发现,同样是致歉信,前者属于“冤枉好人”后的歉意表达,而后者彰显的却是诚信价值,虽说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都折射出一个问题——目前人们做好事,其实是有后顾之忧的。在一次次的信任危机过后,“帮或不帮”、“救或不救”的纠结,已经成了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道德测试题。

或许,一句“尽管受了如此大的委屈,以后遇到这种事还是会做”的回答,还不足以表达一位好人的委屈。讨论“行善风险”,其实是在追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该不该继续坚持。当然,理想的状态下,做好事、行善举的前提,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得以健全,人们的诚信度有所提高。否则,好人总是会被冤枉,而“帮或不帮”、“救或不救的“道德困境”也总会让人陷入纠结。(宋潇)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