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扶贫有“路”,关键在为民真感情

2017-03-10 15:34: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3月9日人民网)

四川凉山州的悬崖村落后面貌引起习总书记的关注,悬崖村的出行状态更让习总书记深感揪心,也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善良人的心。悬崖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悬崖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地政府怎能不知道?全国各地扶贫攻坚已经如火如荼,但悬崖村怎么就没有丝毫动静和进展呢?为什么?看看那些咬着牙顺着青藤往上爬的孩子们就能得出答案:扶贫攻坚缺乏为民情怀的真感情。

“悬崖村”贫困的由来,有着历史的因素,客观的因素,悬崖村仅靠农耕经济,财政薄弱,财政补贴杯水车薪,村民集资力不从心,在当地年财政收入仅有1个亿、修条路却要花3000多万元客观问题的现实语境下,似乎并不应该苛责当地政府的“束手无策”。但是,无可置辩也不容否定的是生命是无价的,悬崖村通往外界的出路仅仅是那高高挂在悬崖的17道青藤,村民的生命安全如何保障,肩负未来重任孩子何以得到保护?生命不保,一切皆为空谈,一切理由皆是苍白无力的。这只能赤裸裸地说明:那一条条悬挂在悬崖青藤上的生命没有触动当地政府的感情,没有触及官员的为民情怀。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但这对于凉山州的悬崖村来说却是要保性命先修路,即便是这最低的要求也显得那么茫然,那么遥不可及,听起来是多么的心酸和无语。据当地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讲,他知道的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来的人,而摔伤的人更多,就在报道发出的前几天,一个村民还曾摔下了悬崖。听到这些我们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设想,如果摔下悬崖的不是普通老百姓,那政府还会如此冷漠、无动于衷吗?

但是,就在悬崖村曝出的当晚,凉山彝族自治州就立即拍板: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接下来马上组织论证彻底解决方案。长期困扰悬崖村的出行安全问题在经媒体报道后似乎一夜之间就有了解决办法,闻风而动,雷厉风行,体现了政府的媒介素养,也体现了对百姓的感情,这样的反应是人们乐见的。但这样的雷厉风行却又抛给人们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悬崖村一直没被媒体曝光,政府还会对悬崖村这么有感情吗?显而易见,悬崖村摆脱贫困最缺的不是路,而是思路,是决心,是当地政府脱贫扶贫应有的真感情。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施策。悬崖村其实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是很好的,致富并不难,青花椒等特色农作物的品质好,产量高,只是交通制约村子的发展。所以说悬崖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经济发展,亦非脱贫目标,而是如何保障村民与小孩的生命安全。但“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当地政府似乎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据媒体报道,昭觉县今年花了100万给家家户户买羊,不过,并没有给村子带来改变。政府的扶贫规划与民众当前的迫切需求驴唇不对马嘴,这亟需当地政府躬身自省:扶贫是否用心、用脑、用感情了?

古人说,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帮其解难。“悬崖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看看爬在藤梯上的孩子们吧,当地各级官员若真是寝食难安,就不难找到“出路”。(吕改成)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