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e观沧海】思考 | 谈谈“抗日雷剧”们的自我修养

2017-03-17 10:45:00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文 | 任杰

近日,一向低调的陈道明突然火了一把。皆因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抗日神剧我是不拍的,它不光是一个电视剧的问题,更牵扯到一个正确的历史观问题”。实话实说,这番言论并不是什么微言大义,也没有包含什么深奥哲学,不过是一个演员朴素的良知和自我约束罢了,之所以能引发网民和媒体的普遍关注,想来,不外乎“共鸣”二字。

抗日雷剧充斥荧屏,早已是既成事实。从早先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砸飞机,到最近热议的包子雷、夜壶雷,各类奇葩剧情争奇斗艳,节操下限一塌糊涂。原本好好的战争题材,生生拍成了言情剧、功夫剧,甚至玄幻剧,一个个主角也都是俊男美女,不是身怀子弹拐弯的绝技,就是自带八百里绝杀的异禀。几部雷剧看下来,哪里是什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苦战,分明是把小鬼子按在咱们家里胖揍的十四年啊。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抗日题材电视剧的热度经年不退,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对于出品方来说,此类题材观众基础好、需求量大、收视率稳定、操作难度低,具有极佳的性价比,自然乐于拍摄。但抗日剧的低门槛,却不代表易成佳作,不然各大卫视也就不用一遍一遍又一遍的重播《亮剑》和《雪豹》了。

电视剧作为受众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必然在娱乐之外,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没有人指望看几部电视剧就能依法治国,就能转型升级,就能风清气正,就能实现中国梦,但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价值引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抗日题材又有其特殊性,它背后是四万万同胞团结一心保家卫国,是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前赴后继,是中华民族曾经的伤口,更是华夏儿女一步步挺起的脊梁。毫无底线的神化自己,弱化敌人,表面上迎合了一部分人意淫宣泄的心理需求,实则却是一种幼稚的自我侮辱。董存瑞靠的不是什么主角光环、邱少云也从没有特异功能,但这些革命先烈以普通人身躯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不屈画卷,可曾因此而褪色半分?更不知九泉之下的抗日先辈,若是看到昔日的自己化身成了中国的“奥特曼”、东方的“金刚狼”,当做何想?

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本身,绝不能美化战争、宣扬战争,而是通过战争之下人类行为的再现与反思,使人们了解战争的的残酷无情,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了解先辈的浴血奋战,铭记历史警钟长鸣。以史为镜,方知兴替。但如若我们的孩子们将来所看到的都是这般的抗战雷剧,“男的像潘安,女的如貂蝉”,耍耍帅,泡泡妞,轻轻松松打败鬼子走向胜利,长此以往,他们会不会真的误认为我们的历史真是如此?那时候,我们失去的恐怕就不仅仅是荧屏前收视率中的电视观众了。

表面披着抗战外衣,私下却在贩卖暴力、媚俗、肤浅和愚蠢,将那段艰苦卓绝的民族血泪史、斗争史当做儿戏,背后隐现的是创作者急功近利、片面扭曲的价值观。抗日雷剧以纯粹的利益为创作驱动,媚态迎合低阶的消费趣味,也许可以博得一时的收益,但透支的却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在给自身发展的道路上种下荆棘。陈道明一番实话实说,并不惊人,却赢来网民铺天盖地的赞许和讨论,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前的抗战剧品质,远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毕竟,是谁为大家端上来了珍馐佳肴,又是谁让观众吃糠咽菜,老百姓心里可是一清二楚。

提升抗战剧品质,需要有关监管部门有所作为,但更重要的是从业者的自我约束,提高自身要求。对此,陈道明说的更为通透——“认真工作,全心创作,各行各业的职业精神,我觉得都是一样的。这个只有靠行业的文化自觉,提高自己的鉴别意识,文化觉悟一点点提高,辨识度一点点提高,这得需要多漫长的爬坡”。实际上,之前已经出现了某些抗战剧因为博取眼球而胡编乱造玷污历史,而遭到停播的先例。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罔顾良知底线的抗日雷剧们的好日子,恐怕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