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自然葬才是真正意义的入土为安

2017-03-28 17:02: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3月26日上午,北京市生态葬清明集体共祭仪式在长青园骨灰林基地生态葬纪念广场隆重举行。家属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600余人以隆重的礼仪共同缅怀北京市骨灰撒海和自然葬的逝者。据悉,节地生态安葬包括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及骨灰立体安葬。骨灰海葬服务补贴4000元;骨灰自然葬,市民零付费;骨灰立体安葬补贴1000元。(3月27日 北京青年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每年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殡葬费用居高不下不说,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墓地价格远超房价。为了打破民众“死不起”的尴尬,缓解土地紧张的矛盾,早在2009年,民政部就提出,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办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

北京市落实生态安葬相关规定,全面实行补贴激励政策,对使用可降解骨灰盒自然葬的丧户更是实行全额补贴。如是生态殡葬政策契合了现代生态理念,值得期待与推广。特别是允许给自然葬逝者保留小块墓碑,回应了逝者及其家属的关切,可谓一个制度创新。作为现代人,改变传统殡葬观念,树立厚养薄葬的新型殡葬理念,积极践行殡葬改革,推广生态殡葬,势在必行。

相对于传统殡葬模式,生态殡葬更加节地和“环保”,它不占土地或者占地极少,有时还会为城市营造新的大片绿地,改善周边环境。我注意到,近年来,生态殡葬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地方推出了花葬、树葬、草坪葬、海葬等生态殡葬项目。但是由于生态殡葬没有墓碑、坟墓,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人认为,生态殡葬是对先人的不敬,自己带头搞树葬、花葬、草坪葬,容易引来他人非议。许多人不能坦然接受环保型的生态殡葬模式。

因此,要让生态殡葬成为主流殡葬模式,关键要移风易俗,打破大操大办的传统丧葬模式,摒弃轻赡养重安葬形式的传统孝道观念。但是,推行生态殡葬不宜操之过急,需要行政和市场两只手来调节和引导。要让生态殡葬引领殡葬潮流,政府一方面需要坚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与实践,帮助人们树立环保生态安葬理念,让生态殡葬践行者免受非议,另一方面要还原殡葬服务公益属性,像北京这样对生态殡葬事业给予政策倾斜,给予生态殡葬践行者必要的精神、物质激励。

集节地、省钱、环保、绿化、移风易俗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生态殡葬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或许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生态殡葬是未来殡葬事业发展的方向,推广办法总比困难多,推行生态殡葬,让骨灰与自然融为一体,生命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土为安。如果政府逐步还原殡葬行业公益属性,持续加强生态殡葬的引导与宣传,对违法乱占耕地建造豪华坟墓者启动监管问责程序,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生态殡葬。随着殡葬行业的健康发展,生态殡葬模式将逐渐引导殡葬潮流。(叶祝颐)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