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微信扫墓”扫掉了什么

2017-03-30 09:41:54 来源:燕赵都市报

最近,成都、南京等地先后推出的微信祭扫活动,引发热议。“不去现场祭扫,清明节祭奠还有意义吗?”“微信祭祀一旦成风,是否会使人们疏于亲情。”面对质疑,也有很多人力挺这一祭祀方式,认为这是成人之美,希望少一些道德捆绑。(3月29日《城市晚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此句诗,给我们描绘出古人于清明时节悲思愁绪如春雨连绵的场景。清明扫墓是我国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以表达扫墓者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时代发展到今天,清明祭奠习俗确实可以因时而异。不过,插上高科技翅膀的“微信扫墓”,虽然可以满足那些“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扫墓者的心愿,却让人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少了现场感。千百年来的人们于清明祭扫坟墓、追思亲人,往往最为强调现场感,追求亲临茔地,“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不一而足。现在大多数民众力争亲往亲历,给坟墓除草、清扫垃圾、献花献柳等等,引导后代以恭肃静默的方式思念逝者。这就是为追求现场感。而“微信扫墓”何来现场感?虽说亲临茔地可能造成交通拥堵,但可以错开清明小长假出行。没有了现场感,扫墓的诚意会大打折扣。

少了仪式感。有专家表示,清明扫墓是表达怀念、仪式感很强的行动。几年前,有一批大学生向人们表演古人扫墓的礼仪,比如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知晓此坟尚有后人,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而“微信扫墓”也可能举行仪式,但那是公墓管理方举行的仪式,是他人的仪式,不是缅怀亲人者的仪式,并不能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

少了文化味。清明节之所以能历经沧桑延续至今,正在于扫墓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清明远非扫墓那么简单,扫墓之余还可踏青春游、植树插柳、放飞风筝、农家采青,等等。国家将清明节列为法定节假日,正是为了让老百姓继承和发扬该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如果我们都通过商业性的“微信扫墓”等方式找人代为扫墓,让墓园沦为秀场,谁来传承清明节的传统文化?

有人或许要说,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代同行。这种说法当然没有问题,但清明扫墓最应该改变的,不是把它“搬”到电脑中、手机上,而是改变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的祭祀方式,给清明扫墓注入文明、绿色等现代元素,正所谓“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继承民俗文化既要体现时代风貌,也不宜使传统文化的本真逐渐远去。(何勇海)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