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对“迷信祭扫”要堵也要疏

2017-04-01 15:00:07 来源:燕赵都市报

记者调查发现,在某网购平台上,与迷信丧葬祭祀用品相关的关键词并没有被禁用。除了成捆的冥币、黄纸,成麻袋的“金元宝”“金条”外,15元的“冥府电脑”、6.5元的“冥府饮水机”、6.5元的“冥府厨具消毒柜”……几乎所有日常生活用品都能找到“复刻版”。(3月31日《法制日报》)

受文化习俗和传统观念影响,在中国,还有许多地方流行清明祭扫烧冥币的风俗。在我看来,这种风俗与当今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出于对民间风俗的尊重,对于这种祭扫方式,一些地方采取了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如此语境下,清明节前夕,一些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在网上热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可否认,清明烧纸钱与祭品,作为一种风俗由来已久。然而,时下日渐富裕起来的国人,祭祀之风也向着“奢靡”的趋向蔓延,除了正常的纸钱、冥币之外,纸扎的金山、银山、别墅、房产证等“奢侈”祭品赫然在列。虽然花的钱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在人口激增的今天,环境的承载能力,远非风俗源头的时代可以比拟,过度的祭祀,潜伏在浪费背后的是纸张生产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对水体环境的污染,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清明节理应是一个公众追思先人、反思自身、教育后人的契机,除承载道德传统之外,还要承担环境与文化的影响。清明更宜祭清风,一捧黄土、一束鲜花、一株绿色、一片追思、一份责任,还民俗文化以清纯风气,留子孙后代以清洁环境,或许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因此,不管是出于思想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需要,还是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摒弃焚烧冥币等风俗,倡导殡葬文明,显得十分紧迫。然而,对于这种习俗,堵是堵不住的,必须实行疏堵并举,而且“疏”字优先。市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传承和创新殡葬文化的关键所在。加强殡葬改革的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尤为重要。另外,对于办理丧事、祭祀活动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也应给予治安处罚。如此疏堵并举,方能还清明以清纯风气。(汪昌莲)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