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e观沧海】思考 | 清明时节“泪”纷纷

2017-04-05 10:04:17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文 | 唐剑锋

描写清明时节的诗句,大家公认唐代杜牧《清明》最佳。一首《清明》,哀思断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前后,细雨纷纷,路上行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冷雨和着泪水恣意在面颊流淌,早已分不清哪滴是雨水,哪滴是泪水。

清明时节,虽说小草初绿,百花初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却无心观赏。人们一心扫墓,祭奠英烈,追思亲人。在民间,有这么一说:“清明前后时兴雨”。这“雨”,也懂人们的心境,和着悲痛的心情,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于是,我一直以为杜牧先生错把“泪”误为“雨”字,或是在相传中传出了差错。

清明的泪是崇敬的泪。为烈士扫墓,为逝去亲人扫墓,我们总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怀着深深的崇拜,怀着深深的感恩。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革命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故去亲人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在清明节去祭拜他们,为他们上坟、扫墓,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怀念,更是我们的一种感恩。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会懂得珍惜。

清明的泪是悲痛的泪。在这个让人心中装满怀念的季节,我们深知,没有父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没有烈士打天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父母的爱,让我们领略到无私与伟大;烈士的爱,让我们懂得了使命与担当。对父母、对烈士最好的怀念,莫过于把握当下的幸福,珍惜眼前的一切,将悲痛化作力量,努力做一个有爱、有价值的人。

清明的泪是孝敬的泪。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反映出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古有“二十四孝”,一直和着中华传统文化一道传承至今。清明节为英烈、父母扫墓,就是一种孝行,就是一份孝心。孝敬先辈,孝敬英烈,使我们不会“忘记过去”;一个记住我们从哪里来的人,才会不忘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怎样实现先烈、父母的遗愿。

清明的泪是励志的泪。缅怀先烈、祭奠祖先,逝者如斯,励志图强。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论工作还是做人皆严于律己,力争将前辈付出之心血延续,为家国振兴、后世平安强盛不遗余力。唯此才是对逝去英烈、逝去亲人最好的怀念。

清明的泪是前行的泪。尽管“对你的怀念,依旧还在心底”。但我们总要走出阴影,走过阴霾,总要“扬起希望的风帆”,因为“生活还得继续”。谁说继续前进,快乐的工作、生活不是最好的纪念?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只有我们不断的前行,不断的进步,才能更好的告慰英灵。

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最悲痛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节日,认识先辈。只有站在英烈、先辈墓前,我们流出的泪,才是最真诚的泪,才是最纯洁的泪;只有此时,我们才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走出来,平心静气看到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错误,传递出一种正能量。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