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e观沧海】聚焦 | 面向未来,雄安新区“风景这边独好”

2017-04-11 10:21:22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文 | 刘凤敏

初春的白洋淀,堤边杨柳依依,湖面波光粼粼,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手摇双桨划着木船的刘振机,在夕阳余晖映照的湖面上,载着最后一船游客,缓缓划向岸边……4月1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横空出世,来白洋淀的游客大增,都想第一时间接触一下“雄安新区”。

“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咱老百姓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谈到雄安新区的未来愿景,刘振机兴奋地说, “我在这里从事人工划船20多年了,换过四条船,都是木船,也曾想换条油船,会省些力气,但环保不允许,所以就一直划木船。虽然累,但对环境好。”这是雄安新区一个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质朴的话语里透露出对雄安的美好生态愿景,无不令人动容。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是中央对雄安新区的要求,也是雄安新区的生态愿景。很显然,生态建设、水城共融这样的建设目标,被置于未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一项重点任务的位置,使白洋淀成为雄安新区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雄安新区就是一张白纸,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政策上严格管理,用绿水蓝天厚植雄安新区的城市底色,决不能偏离目标而在这张白纸上面“乱涂乱抹、乱写乱画”。

实际上,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覆盖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由府河、瀑河、孝义河等多条河流汇入连接在一起,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这里景色怡人,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秋季苇泛金黄,冬季泊似碧玉,美得那么让人怦然心动。如今,置身雄安新区,品读白洋淀的柔波细浪,一种披沙淘金的极大关注,荡起白洋淀湖畔的一汪春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候干旱、上游断流、大量水库修建、上游和周边城镇工业的兴起等诸多复合因素,白洋淀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加之处于与京津冀地区污染的传输通道,面临着较大的生态压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雄安新区集中承载“非首都功能”,未来承接的疏解功能要符合新区发展要求,也要根据疏解功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新区规划空间布局,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同时要跳出既有的城市发展路径,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大力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这是发展始终面临的矛盾。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马路宽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但粗放的发展方式,让我们付出了环境的沉重代价,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洁净的空气渐渐成为人们的奢侈品。绿色发展,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更是未来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汲取深刻教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不仅仅是生态环境倒逼出来的,更应该成为我们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主动选择。要坚持先谋而后动,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绿色、生态被放在突出和统领的位置,这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意味着雄安新区产业和城市的布局,从一开始就要植入生态、绿色的基因,让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力践于行,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我们可以预见,绿水蓝天必将厚植雄安新区的城市底色,阅尽人间春色,风景这边独好。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