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被分等级的学生,被扭曲的因材施教

2017-04-12 09:51:49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近日,有杭州网友向媒体爆料:我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4月11日《钱江晚报》)

暂且无法得知,“麻将组”这一名称有着怎样的寓意,但从麻将组底下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这一点来看,其指向性不言而喻。客观来说,虽然目前像这位老师明确将学生分为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如此露骨的做法已经比较少见,但在现实中,教师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予以区别对待甚至是另眼相看的做法,其实并不少见。也正因为此,对这一现象,亦不乏网友表示不值得大惊小怪。然而,这种现象真的合理吗?

在教育部门已经明确禁止公布小学生成绩和排名的大背景下,这种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依据的分组,显然构成了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排名”。如果说考试中的分数排名,尚属于是一种即时性的评价,那么这种分组的做法,已然就更具有标签化之嫌,其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很可能形成负向的激励。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而按照成绩对学生搞标签化的分组,就具有歧视之嫌。特别是在学生不具备独立分辨意识与能力的情况下,教师带头对学生进行标签化管理,更容易引发一种歧视的跟风效应。即不仅是在老师心目中,某个学生被划分到某一组,学生相互之间也很可能产生标签化的歧视与“挤压”。

这类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该做法往往被教师打上“因材施教”的名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然而实际上,却是似是而非,是对因材施教的误解和扭曲。殊不知,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根据一套固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恰恰是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一,因材施教是多元标准下的区分,不存在高低等级之别,而按照成绩分组,则明显有浓厚的等级之分;二,因材施教是通过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区别化的教育,但依照成绩分组则是通过分数筛选出“优中差”,而非挖掘学生的特长。因而,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对此都应保持足够的警惕。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教师把学生按照成绩分成三六九等,值得深思。但在“分数为王”的教育背景下,这种思维的残存,却又具有某种必然性。因为,不能对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强大的分数指挥棒的影响下,就难免会以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区别或只是隐性还是显性的问题。这或是这则新闻,最让人感慨和无助之处。(朱昌俊)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