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e观沧海】荐读 | 树立正确义利观,贵在“明辨”与“慎独”

2017-04-14 10:07:03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文 | 钟语微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司马迁却对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义利观是为人立世的重要价值取向,它是考量人心的试点,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对树立正确义利观有更高的要求 。

“明鉴照形,美恶毕见”,为官从政用权之路,面对正“义”和私“利”,首先要做到“明辨”。辨别什么是“义”,什么是“利”。所谓“义”,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勇气,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胸襟,是“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作风;“利”则应该是法律允许范围内自己可以追求的正当利益,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党员干部要对“义”和“利”进行明辨,并且保证“义”比“利”具有道德优先性,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欺”,面对不当之利的腐蚀,如何守住“义”,关键在于“慎独”。每个人都有权力获得自己的正当利益,但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必须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得用自己的权利去获取灰色收益,更不能谋取私利。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补充自己精神上的钙质,抵御私利的魅影,面对一些不法分子的诱惑和一些纸醉金迷的侵蚀的时候,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不让自己的义利观混乱,不让价值观崩塌,不让自己的底线失守。领导干部不断“慎独”,将正确的义利观化为自己的潜意识,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才能让权利主动钻进制度的笼子里。

党员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明镜,鉴别出正“义”和私“利”;明辨之后就是要坚持正义,摒弃私利,不管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多诱人,也要守住坚守的城墙不让内心的自律溃败,哪怕监督的领域有留白也不能有权任性,击破道德和正义的底线,面对私利要有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自己的名利之心。“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时刻慎独,不让自己沦为名缰利锁的囚徒,不让自己误入歪坡邪路。

来源 | 时评在线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