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e观沧海】关注 | 毛泽东为群众解难

2017-04-25 16:50:39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文 | 唐剑锋

小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泽东在江西的时候,在那儿住过。一天,毛泽东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毛泽东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塘里挑的。”毛泽东请老乡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泽东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在我党的历史上,还记载着另一件事。那是1932年,毛泽东赴洋溪村调查农业生产情况,途经绵江河上一座小木桥。桥上的木板残破不堪,人一走上去,桥身就晃晃悠悠、吱呀作响,非常危险。毛泽东对同行的同志说:“党的干部一定要急群众之所急,不能因为其他工作忙,而忽略群众的基本的生活问题。”于是,大家在毛泽东的提议和参与下,一齐动手,帮群众解决困难,绵江河上很快就有了一座稳固的新木桥。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最著名的莫过于与毛泽东的“窑洞对”。延安归来后,黄炎培写了延安五日日记,叫《延安归来》。他写道:“延安五日所见,当然是距离我理想相当近的。中共现时所走的路线,不求好听好看,切实寻觅民众的痛苦”。

“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做实事、好事,是我们党的一个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作风。43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担任陕北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看到当地由于资源相对匮乏,缺煤少柴,群众做饭取暖非常困难。一心想着解决群众困难的习近平很是着急,一天他看到《人民日报》上一则关于四川推广利用沼气的报道,深受启发,前往四川“取火”,回来后带领乡亲打出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群众做饭取暖的困难。

被誉为“新时期焦裕禄”的廖俊波,为什么走后群众这样怀念、痛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廖俊波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工作二十几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但凡群众对他提出的要求,他都想方设法去满足。在他的眼里,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作为共产党人,作为党的干部,要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的任务,就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们的使命,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才是“急群众之所急”本意,这才是延安精神的继续,这才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今天,更需要发扬光大。

党风,在群众眼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党风正,人民群众就拥护;党“以人民之心为心”,人民就心甘情愿“跟党走”;领导干部把人民放在心上,党在人民心里就有多重。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的真理。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