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由《祝村志》弥散开的乡愁情结

2017-05-08 15:39: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在邢台经济开发区祝村镇祝北村刘友行老人家东屋的书桌上,放着一摞800余页、单页平铺后总长度超150米的手稿,这就是《祝村志》的草稿,是刘友行六年多来每天笔耕不辍的劳动成果。(5月3日 河北新闻网)

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乡愁是绿水青山,是离开就会想念的地方”;在诗人余光中的眼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一弯浅浅的海峡”;在普通老百姓刘友行的眼中,乡愁就是《祝村志》,是写一部包罗经纬的村志,是让当地年轻人看得见、摸得着、想得起的乡村历史。无论你身居庙堂之高,或身处江湖乡野之间,亦或行走在异国他乡之地,都有一份乡愁,都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渴望。

在物质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为追求幸福生活远离家乡的人们,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时光如何改变,乡愁的精神依恋将一直成为支撑人们奋进的源动力。每一个普通人的平凡事迹,都是通过人之本心与现实价值观的对接,来唤起他人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于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体悟与认同。每一次看到像刘友行这样的人,这样的事,都会给迷茫中的人们以抚慰,给焦虑的人们以信心。

对个体而言,乡愁没有固定现成模式,更没有统一实现途径,但大时代与小个体之间,总有着同频共振、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的乡愁,常常蕴藏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变革之中。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乡愁早已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更在于眷恋家乡良好生态环境的情感渴望,在于厚德载物、乡音淳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在于“齐心向善”之风的积淀与世代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承一段优秀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刘友行老人的个人愿望,也是在我省“美丽河北”建设与发展过程之中欲达到的目标,此乃民之所愿、政之所为的典型例证。

乡愁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如何抉择,为政者已经给出明确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发展,正是这份浓浓的乡愁在中国大地上的浓厚味道,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乡魂。 有道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乡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位中国人的体内。站在中国“永不关上”的开放大门口,从“一带一路”的宏大构想,到杭州那个被科技改变的“互联网小镇”,无一不让中国前所未有的融入世界,也让无数中国人成为“世界公民”,唯有浸入每位公民血液的文化烙印,是永远抹不掉、挥不去的乡愁味道。(郭红玲)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