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e观沧海】聚焦 | 穿越时空共赴“雁栖湖之约”

2017-05-16 10:16:51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文 | 郭雪营

你听说过“中国新四大发明”吗?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一项留学生调查,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票选出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结果,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20国青年“最想带回祖国”的生活方式。

“中国新四大发明”,是技术不断精进的成果,是理念持续创新的缩影,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美丽注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中国新四大发明”也会成为中国馈赠给世界的礼物,让“一带一路”沿线再次刮起和煦的中国风。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四年来,从概念到行动,从倡议到落实,“一带一路”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同,“朋友圈”越来越大。雁栖湖畔,高朋满座。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超过1500人与会,共襄盛举。信任是开展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彼此的信任让更多的国家主动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破了西域与汉朝之间的隔绝状态,开启“凿空之旅”。起初,沿途的国家可能会有所抵触和防备,但当他们享受到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带来的便利后,也展示了友好,而张骞从西域引进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物种以及乐器和歌舞,也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实现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志向,蕴含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共”是纽带,共商体现的是尊重,共建体现的是合作,共享体现的是互利。两千多年前,大汉以开放的胸襟,开辟了丝绸之路,实现了共同繁荣发展。以“共”为规,画一个同心圆,才会有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才会实现携手共进;固步自封只会束缚前进的脚步,甚至被时代所抛弃。凡事变则通,通则久。“通”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逆全球化”的旧思维,加强沟通合作交流,“丝路”才会更加畅通。历史上,丝绸之路也曾因为战争冲突、闭关锁国等原因暂停过、中断过,但大势依然是互联互通,主旋律是互惠互利的。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如今,“五通”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最鲜明的特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政策沟通为“大合唱”画好“五线谱”,贸易畅通开启动力十足的“引擎”,设施联通架起宽广的“桥梁”,资金融通为“百花园”注入源头活水,民心相通为友好交往涂上“润滑剂”。千百年来的声声驼铃,穿越时空,在雁栖湖畔回响;不知其数的商贸船只,溅起浪花,在丝路源头激荡。“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国担当,肩负了中国责任,擘画了中国方案,这与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共赴“雁栖湖之约”,共商“一带一路”大计,才能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续写壮丽优美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