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高等教育大众化关键要提高含金量

2017-06-06 10:38: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有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连续大扩招。与之相伴的是,高考录取率的大幅上升。据统计,1998—2005年间,高考报考人数年均增长11.58%,高考录取人数年均增长23.75%。到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从最初的100个人录取5人左右,上升至70多人,我国高考录取率一路攀升。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迈向“大众教育”。(6月5日《科技日报》)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上世纪70年代曾经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标志着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便进入普及型。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40%之多,中国高等教育早已越过大众化的门槛。而且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比美国多出一千多万。我们仅用四十年的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成绩的确不可轻看。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独一无二,也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但是教育规模第一也不能脱离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国情,而且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与其科学文化素质是否名实相符,还不好说。

尽管教育部、人社部公布的就业率数字高达九成,但是公众对此并不买账,不少大学生现身说法,揭开了“被就业”的就业秘密。事实上,就业率作弊的高校不在少数。有的学校甚至挟毕业证发放大权以令学生“假就业”,希望借助高就业率,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仅专科生、本科生就业不理想,研究生就业也没有丹书铁券:不读研究生找不到好工作,读完研究生,工作还是难找。十几年寒窗苦读,还要花掉父母大笔血汗钱,结果就业如此之艰难。实际上暴露出当然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大学生的绝对数量是上去了,但是由于师资队伍建设与生源质量没有同步跟进,大学培养质量难以保证。高校学术腐败、论文造假的事更是屡见不鲜。不仅中专变大专,大专升格本科,本科升一本的高校升格潮流方兴未艾。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难以保证。一名导师带十几名或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长期不见面,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研究生整天做着导师交给的与专业毫无关系的项目,导致学业荒废,敢怒不敢言。尚处粗糙水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化,高等教育发展如何提高含金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尽管大学生绝对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不少大学生不能发挥个人所学,施展聪明才智。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大学生身价等同农民工”就是证明。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当下,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书难以学到真本事,就业十分困难。“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这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值得反思。因此,我们不仅要展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绩,而且要下决心改良高等教育生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提高高等教育含金量。(叶祝颐)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