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基层调研放下“架子”才能收获“面子”

2017-06-06 17:10: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下乡调研要求群众“上门”,这样的调研方式还真是另类:自己感觉通行不便,难道群众通行就很顺畅?类似情况并不鲜见:扶贫工作中,帮扶干部坐在办公室向贫困户宣传政策;春节前,在政府大院内给困难群众发放慰问物资……诸如此类本应由干部躬身下乡的事情,最终却变成了群众上门,看似省了事,实则变了味。(6月5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走近群众的实际生活,感知百姓冷暖,才能为群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撒满“最后一公里”。但如果领导干部怕吃苦、嫌麻烦,坐在办公室里等着群众“上门”配合工作,对群众的真实情况缺乏真切深入的认识,陷入“本本主义”,不但使好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弄巧成拙,给群众“添麻烦”。因此,决不能坐等群众“上门”,要带着情感和责任“走下去”。

要想做好群众工作绝不能闭门造车,要有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从基层学习。“县长直播推介家乡土特产”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些县长们敢面对镜头向全国网友推荐“自家”土特产,表明了他们没少在田间地头和百姓们打交道,对家乡的产品做过详细研究,更表明了他们将父老乡亲的幸福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否则,面对数万网友的提问,县长们怎能应答自如,从容淡定。老百姓不仅需要为一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领导,更需要充满泥土气息、敢于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公仆。县长们以接地气的姿态给“为百姓谋利”写下了精彩的注脚,放下架子才是最有面子,带着情感和责任深入基层,群众的认可是最好的回报。

不带着情感与责任,即使身在基层也做不好工作。反观某些干部不与群众同坐“热炕头”,不去百姓的“田间地头”,不把民事放“心头”,还有某些干部视察农田要走专门修葺的水泥路,怕泥土染脏裤脚皮鞋,下乡扶贫和百姓握手后洗手多次还担心脏。干部的一言一行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仅关乎个人的政治素养,更关乎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在基层态度敷衍“不走心”,折射出少数干部凌驾于群众之上的官僚主义作风。这种脱离群众的“作秀”必须剔除,否则纵然在基层走了十万八千里,心还浮在上面,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基层的工作如同树根,群众的满意如同树荫,有些干部常常纠结于没有树荫,但却不知树根才是根本。人民公仆的真正舞台在基层,带着情感和责任多多的“走下去”,既是推进党的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智慧、提高执政本领的需要。(牛菲菲)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