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取消“烦民”证明,更要转变“烦民”作风

2017-06-16 08:46:09 来源:

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既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又要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啃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这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6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这几年“放管服”的“成绩单”不可谓不亮眼,尤其是在取消各种“奇葩”证明和手续方面,可以说是大刀阔斧,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对于政府来说,用权力这把“刀”来割自己的“肉”,这种改革其实并不容易。但是笔者以为,从制度上取消“烦民”证明不易,从作风上转变“烦民”作风更难,这同样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深水区。

为什么会有“烦民”问题?各种奇葩的证明和手续确实让人不堪其扰,跑断腿也跑不完公章的“万里长征”。但是,这只是直接原因。群众对奇葩证明和手续的不满并非一天两天,为何有些单位和部门就是充耳不闻?既不向上反馈请示,也不向下想办法压缩简化?归根到底就是不主动作为的问题,就是没有摆正自己和群众谁“服务”谁的问题。

换言之,即便是取消了一些证明和手续,如果相关单位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群众进得门来,还是遭遇“脸难看”,还是“千年等一回”,哪怕只办一个证明,也会成了翻不过的“火焰山”,又岂能不“烦”?可见,不作为、慢作为,是比“烦民”证明更“烦民”的作风。只有转变“烦民”作风才能治标治本,促使相关单位主动作为、换位思考、不推不等,从而让“放管服”工作事半功倍。

“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这是李克强总理谈到“放管服”时引用的一句话,出自《汉书•文帝纪》。客观地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汉文帝能够明确提出“毋烦民”,确实是躬修节俭、廉洁爱民的一代明君。但是,囿于当时的制度,汉文帝的“毋烦民”其实指的是在“取之于民”时要有度。而在如今简政放权、“放管服”的背景下,这种“毋烦民”则已经上升到政府服务群众时,要尽可能大开“便利之门”。

一个是从“万人之上”的“管理者”的角度“毋烦民”,一个是从执政为民的“服务者”的角度“毋烦民”,大前提的本质差别,决定了二者的根本要求不同。显然,对于后者来说,仅仅达到制度层面的“毋烦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从理念上、作风上“毋烦民”。

我们常把简政放权比作“减法”,把加强监管喻为“加法”,而提到优化服务,则称之为“乘法”。在“放管服”这个“混合运算”中,优化服务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先权”。这需要动真碰硬,更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让“毋烦民”理念和作风成为常态,成为政府的“基因”,才能真正实现“相忍为国、让利于民”。(赵媛)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