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致敬!那双伸向孤残儿童的慈爱之手

2017-06-23 19:18: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每一条生命都是如此宝贵。”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62岁居民黄秀华总是这么告诉自己,也这么告诉身边的人。从1990年收养第一个孤儿后,27年来,她累计收养了数十名孤残儿童,被评为2017年首期“赣州好人”。(6月21日 新华网)

27年,数十名孤残儿童,能持之以恒做受累未必讨好之事,身为普通居民的黄秀华堪称奉献了大爱巨善。“收养”两个字说来容易,但内中的艰辛泪水,难以计数。就一般人而言,恐怕难以理解为何这种行为能够执意持续下去,而不是力所能及能收养几个算几个;当然,这也恰恰反衬出黄秀华的伟大。

那些被收养的孤儿有幸遇到黄妈妈,遇到她义无反顾伸过来的温暖慈爱的大手。不过,贯穿在新闻字里行间,与黄秀华感人义举相映而引人深思的,还有周围人众和机构的“烛光”。

其一,黄秀华的前任丈夫。因黄秀华收养照顾多个孤残儿童,饭店生意受到影响而关张,老公与她“理念不合”而离异。客观地讲,作为共同承担方,这倒无可厚非。因为慈善的本义,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而为。

其二,黄秀华打零工的玩具厂的老板。“从不限制我的工作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慈善,为黄秀华的爱心所感染,默默承担迟到或旷工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应该出自对黄秀华爱心的敬仰,而敬仰也是一种力量,也是一份爱意。

其三,狠心遗弃自己孩子的人。遗弃为人父母的责任,是为违反人伦;将孩子有针对性地置于黄秀华的店面或出租房门前,则近乎诿责于特定对象了,可谓自私、阴毒了。应该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

最后,有必要再看看相关政府部门。当地政府为黄秀华安置了出租房,大余县民政局和福利院“帮助”介绍他人来领养孩子,客观上也在都帮助减负。不能什么问题都推之于政府,社会问题社会管,其实也天经地义,但如果官方给予统筹安排,至少孤残儿童生活待遇要稳定得多。

扶危济困,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致敬黄妈妈几十年来义无反顾的牺牲和付出。爱心始终具有无可置疑的、永恒的正向价值,好人理当一生平安;而查漏补缺,健全完善收养孤残儿童的救助机制,社会就会变得更为美好而温暖!(刘荣弟)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