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河北这五年]“一棵松”,挺拔不倒越千秋

2017-06-28 17:35: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如今在塞罕坝,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28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6月28日 河北新闻网)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告别了承德市的舒适生活,接受了组织交给的艰巨任务。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又奔赴了新的战场,成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王尚海义无反顾,“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带领第一代塞罕坝人在荒寒遐僻、黄沙漫漫的环境中打赢了马蹄坑大会战,让一粒粒种子,在冰天雪地里顽强生长,长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也让艰苦奋斗的“一棵松”精神在塞罕坝扎了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从茫茫荒原,到人工林海,从风沙漫卷,到天蓝地绿,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传奇,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以王尚海为代表的“一棵松”精神成为了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而在他的身后,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塞罕坝后代。

血脉相承,薪火相传。1989年底,王尚海离世,遵从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他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一棵松”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塞罕坝这个在荒寒偏僻的塞北高原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完美诠释了老一辈党员的责任使命,指引新时期党员肩负时代责任,传承优良作风。

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绿色梦想。抚今追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成就,背后都有一批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团队和个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我们期待王尚海的“一棵松”精神激励一代代炎黄子孙,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崇高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李志娟)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