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替领导署名”彰显作风不严不实

2017-07-05 16:32:2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日有网友反映,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署名的一篇文章涉嫌抄袭。该文章于今年6月23日发表于《延安日报》,被指抄袭发表于2015年的一篇新华社时评。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富县县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县委已经就此事展开调查,如有结果将对外公布,富县纪检委表示正在处理,延安市委宣传部称已经介入调查。(7月5日北京青年报)

847字是“搬运”自一篇949字的新华社时评,几乎是把近千字文章“一股脑”的“拿”来了,雷同内容占到全文1566字的54.09%。抄袭文章被网友发现后,李志锋的其他文章也被发现有雷同现象,看来李书记也是“拿来主义”的高手了。随着跟踪的深入,相关报纸已经取消了李志锋文章的相关链接,该县也在就该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署名文章并非李志锋本人书写,而是他人代笔,经过该县纪委和《延安日报》审核的县委书记署名文章,出处居然是纪委工作人员,怎么想来,也会让人产生误解,难道这回背署名“黑锅”的又是“临时工”?

众所周知,领导干部发表署名文章,是阐释其执政理念的最佳途径。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国家建设时期,毛主席都能深入调查研究,发表众多富含哲理、指导性强的文章,为革命和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而今,有些领导干部懒于动笔动脑,惰于调研走访,为出名和“政绩”投机取巧,署名文章部分或者全部由秘书或者单位的“笔杆子”操刀,难免会有为应付任务而“东挪西凑”,甚至全文“拿来”了。宣传领导干部执政理念的署名文章,框架不变略微走形还算能接受,如此“幕后英雄”执掌李书记的思想就不能不让大家警醒了。

前段时间,出现了“神木爱长沙”式的拿来标语,让人大跌眼镜,现在,又出现李书记“照搬照抄”新华社,映射了替领导署名的乱象,文章内容是领导干部自己的所思所想,还是“鹦鹉学舌”、“吃”别人嚼过的馍,略经沉淀就会淋漓展现。被署名表现为有些领导干部文风作风不严不实,既然经过层层把关被署了名就要为署名负责,不能见到成绩就打“冲锋”,看到责任和问题就“甩锅”。

文风也是领导干部的一面形象,领导干部要多学习践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产生的精神财富署了名字才能心安,否则,就会丧失自我,丢失灵魂。(吴月辉)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