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朱永华:没有“谢师宴”更有师生情

2017-08-07 09:26: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不用预约,还能享受优惠价!”湖北武汉某饭店的李经理告诉记者,“前些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电话都被打爆,但今年预订‘谢师宴’的很少。”李经理介绍,很多学校都发了通知,要求教师不得接受学生的吃请,做餐饮的对这种变化感觉明显。近几年,全国各地严查严刹“谢师宴”等吃请歪风,家长们纷纷反映身边的“谢师宴”“降温”了(据8月6日《人民日报》)。

顾名思义,“谢师宴”,就是学生毕业时候,为表达对老师感谢而举行的宴请。一般来说,孩子初高中毕业之后,家长为表达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热情培养和细心关怀,把老师请到家里小酌一杯,并教育孩子铭记思情、懂得感恩,却也无可厚非。各地政府对“谢师宴”之所以持严查严刹态度,完全在于“谢师宴”的彻底变味。曾几何时,“谢师宴”成风,不但高中毕业要“谢师”,初中甚至幼升小也要操办“谢师宴”,临近毕业之际,一时间,街头大大小小的酒店饭店都成了谢师宴的集散地,正如这位饭店老板所言,不但电话会被打爆,菜品酒水的价格也会骤然攀升,毕业班的老师也为赴宴忙的不可开交,甚至一顿要参加几处“谢师宴”。而由“谢师宴”引发的相互攀比乃至吃拿卡要更是层出不穷。徒具形式甚至带有腐败色彩的“谢师宴”,不但已完全失去“谢师”内涵,消解了师生之情,更污染了社会空气,也已经到了非严查严刹不可的程度了。

很显然,“谢师”不仅需要学生和家长发至内心,更不局限于“推杯换盏”这一种庸俗方式,老师在与学生数年的相处中,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知识培养了品格,更承担起了校园监护的职责,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师生感情,也并不是一顿“谢师宴”就能表达的,无度的集中宴请,不仅给学生家庭增添的负担,也要很多老师疲于应对,尤其是“谢师宴”里所传达出的信息内涵,还会给师生之间造成一种“互不相欠”的误导,更会消解彼此之间原本绿色的师生感情,因此,“谢师宴”在某些地方的某些家长眼里也就成了“还债宴”乃至“绝交宴”。

无论从古典文学作品还是现代影视剧中,描绘谢师的情节桥段都不少,但真正的谢师却往往很少出现在酒桌上,有师傅有难徒弟相助,有老师资助贫困学生,学生事业有成之后的感恩回报,有老师晚年之后,学生集体上门慰问陪伴等等。这些带有学生感恩老师独特韵味 的“谢师”方式,不仅让人感动甚至震撼,也是最具真情博爱的师生情。他比“谢师宴”更有品位,也让教育他们成长起来的老师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没有“谢师宴”更有师生情,家长把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与关爱铭记在心,在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的同时,用加倍努力的工作和对社会多做奉献的态度,来回馈学校和老师,学生更应当保持和传承老师对自己的这份师生感情,用更加努力的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校和老师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将师生情转化为雪中送炭的感恩回报,这才是最有意义的“谢师宴”。而我们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恪守自己的师道尊严,既不要对严查严刹“师生宴”心存芥蒂,更不要为贪图学生的某种现实物质回报而失去本该珍藏“升值”的师生情。无论什么时候,毫无真情可言的“谢师宴”,相比起多年之后学生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都是一文不值。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