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王言虎:电商拉动就业率背后是新经济为个体赋能

2017-09-18 12:24: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直接间接创造3300万就业成为近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上的亮点。作为唯一参加会议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向前来参观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介绍:阿里巴巴平台仅零售一块支持的就业人数就超过3300万,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就业成功的典型。其中包括大学生、女性、边缘者和农村青年,譬如淘宝上有16万的残疾人开设网店,在平台一年的销售额为124亿。(《中国经营报》9月16日)

互联网无远弗届,新经济潮立当头。当经典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疲态之时,新经济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势能。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分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近些年不断登上历史舞台,讲述着新的财富增长故事。

这其中,对经济形态塑造最深、对公众生活影响最剧的无疑是电子商务。数据显示,2016年,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6.1万亿元,交易额是2013年的2.5倍,年均增长36.4%。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第三产业活力四射,已成为就业拉动主力军,占就业率的43.5%。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18年创造3300万就业机会,正是对电商促进社会就业的有力证明。一方面,互联网长尾效应下,淘宝上的特色生意、细分服务层出不穷,淘宝店主、导购达人、代运营……职业种类正从360行向3600行转变,呈现“千人千面”状态;另一方面,平台最大化降低了就业门槛,除了办理必要的经营程序,只需一根网线,注册一个账号,就可开店。它不需要卖家多高超的技能,不需要有太多启动资本,只有有创富梦想,阿里等电商平台就会为创业者插上翅膀。

也正是基于这种平台优势,阿里也才敢将“带动1亿人口就业”列为目标。因为从电商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升级的到来与互联网消费的市场下沉来看,这个目标的实现只是顺其自然的事。

一个企业的使命是追求利润,但在商业与民生边界不断模糊化的后商业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属性不断强化,而也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主动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

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社会责任,毫无疑问是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传统经济也好,新经济也好,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在拉动就业。在以往,总有人质疑,新经济让很多传统行业从业人员失业,比如顾客都涌到网上去,线下门店门可罗雀,最终因撑不下去倒闭;比如,网约车兴起,传统出租车司机拉不到客,面临失业风险。

但实际上,早就有研究指出,互联网行业每使一个岗位消失,便会新创造出2.6个岗位。一些岗位消失了,在新经济模式的推动下,会有更多岗位涌现出来。而且,新岗位有极大效能,它既能提高就业者收入,也省却了更多繁琐的程序。

最近,无人超市的概念火爆,全球第一家天猫超市开张。有人担心,不再需要性柜台收银员了,他们应该到哪里去?事实上,这纯属杞人忧天。无人超市不再需要柜台收银员,但它需要更多技术人员的维护,比如智能物流管理员、智能仓库管理员以及设备检测与运维员等新。这些新工种,恰恰是对就业的补充,而不是相反。

新经济之所以称其为新,不管其形态如何,无非在于搭上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造万物,它既是创造经济增长与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也蕴藏着无数的就业机会。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其到现在之所以能创造3300万的就业机会,成为全国创业就业企业的典型,也离不开互联网的赋能。

电商经济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给无数个体蕴藏可能性,也在于它对社会福利的贡献是巨大的,它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也从就业等维度提升了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