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党纪国法前可以少些“人情味”

2017-09-18 16:45: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段景鸿,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鹤岗市委巡察办主任、市监察局局长。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一名当事人和自己家是世交,在党纪国法和亲情友情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前者。案子办下来,组织和群众满意了,可多少年的交情断了。对此,段景鸿说:“工作嘛,只要出于公心,大家都会理解的!”(9月18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段景鸿,刚正不阿、公道正派,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这是出了名的。顶住亲友压力、忠于党纪国法,查了曾经睡上下铺的战友,更是被人说成“没有人情味”。身在反腐一线,段景鸿喊话:“没问题谁都不用找,有问题找谁都没用!”如此秉性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坚守。

人非圣贤,亦非草木,礼尚往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古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重情义本是为人的优秀品格,无奈在利益交错的官场中贪腐之风的趁机而入,却让曾经的“人情往来”变了味。不良风气催生的“人情债”让很多干部不堪重负步入歧途。身为党员干部,重任在肩,没有什么比群众的利益、百姓的幸福更重要的事。在党纪国法面前,党员干部可以少谈一些“人情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处理好人情世故是一门学问,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恰当的“人情观”,把握好人情和原则之间的“度”。为人处世,不懂人情世故则难以立足,倘若真的秉持“人情薄于纸”,也未必能顺利开展工作。虽说“人情”难却,但党性更坚。原则界限绝不可逾越,处之有度,百毒不侵,是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练就的本领。

党纪国法面前,党员干部可以少一些“人情味”,不必把人情世故看得过重。坚守党性原则,要牢牢握紧主动权,避免被人情牵扯陷入被动局面。(马军令)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