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朱永杰:告别“奇葩证明”还任重道远

2017-09-30 09:20: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中央编办日前在上海召开地方审改工作交流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进会。据报道,过去5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强力推进,改革由点及面、不断深入,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左右,有的省份达到70%,全国减少各类“循环证明”、“奇葩证明”800余项。(9月29日澎湃新闻网)

这份成绩单里,国务院分10批削减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70项,约占总数的44%,提前超额完成削减1/3的目标任务。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305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32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原有的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有87%改为后置审批或被取消。

我一边读着这则新闻,一边刚刚经历了更换公章的繁琐证明。由于磨损严重,单位的公章需要辞旧迎新。可是,更换手续比刻新章还麻烦。根据要求,区政府要开证明,要拿出单位成立文件,要单位出具经办人证明,要提供单位负责人身份证明,要有经办人身份证明。其实,要这些证明何用?有旧章的存在,不就证明一切了吗?旧章合法,换个新章就不合法了吗?旧章交了,换个新章,何其简单!不仅如此,刻章暴利,一枚印章需要180元,非常糟糕。

我跟窗口的办事员提了意见,请她把意见反映给她的领导。她穿着警服。很遗憾大厅里没有意见箱。但我在尽一个公民的义务,你不提,他不提,都不提,各类“循环证明”、“奇葩证明”就会把人折磨死。

我们应当明白,这些证明的背后,正是权力成为春药的具体表现。手里有点权力,就可以让你证明这证明那,证明不了你就办不成事。要办成事,你就得走潜规则,用钱来购买。相当一部分公职人员为何凭一份微薄的工资,也能买车买房成为富人?说白了,就是他可以拿权力来勾兑钱财,如果没有这条发财“捷径”,按道理,公职人员比农民富不到哪里去。

一边是“证明我妈是我妈”的不容辩说,另一边却是“交60元给旅行社便轻松搞定”;一边是人在“证”途的困顿不堪,另一边则是“人在朝中好办事”;一边是一边是相互核实、相互推诿下的“死循环”,另一边则是领导干预下的“特事特办”;一边“吃拿卡要”成风,一边摆出“按规定办事”的姿态。权力恋栈下对利益和权欲的醉心,促就权力人格化下的工具化,制度和规则的正当性,成为以权谋私的合法伤害工具。

还有就是,这些证明能够成为免责的通行证。权力部门在为人民服务时,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失职渎职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推脱责任,各种证明就被设计出来。从“证明我妈是我妈”到“证明我是我”,从“证明你女儿是你女儿”到“证明还活着”,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有人调侃,假如把这些“奇葩证明”故事搜集起来,就是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

一些派出所曾怒怼过“奇葩证明”:“活生生的人在你们面前,还要派出所开具健在的证明,有必要吗?”“老百姓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证明,难道有犯罪前科的就不可以买房吗?”“一个小证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有人统计过,中国人一生要办103个证,出生证明、就学证明、工作证明、死亡证明……多如牛毛的证件与证明,说多了都是泪,都是火,坐实的是公民艰难流动的人身依附关系。揣着一堆证件才能走天下,自由与权利随时都要担心被遗落在哪里。一句话,“奇葩证明”越多,自由迁徙的阻力越大,人民的幸福指数就越小。

两年前,李克强总理讲述的“证明你妈是你妈”故事,拉开了“放管服”的帷幕。全国各地星星点点,本着能减则减、应放尽放的原则,以“5+1”清单为抓手,下大力气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着力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不少地方探索集中审批,着力推进审批职责、事项、环节“三个全集中”,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有的出台 “八张清单”、“十条措施”,实行清单化、标准化审批。有的推行“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

改革注定就像心电图,不会一帆风顺。国家层面的“放管服”效果明显。但是,在村、乡镇和区县级层面,肯定是慢了半拍。比如本文开头所说的更换公章的遭遇,问题多多,简直就是无动于衷。一切才刚刚开始。下一步,要按照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等“五个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中央编办的表态非常清醒,也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