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隐形餐卡”蕴含浓浓的人才温情

2017-11-06 10:59: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7年深秋,和往常一样,衣着简朴的郑州大学大三学生李嘉(化名)和室友一起在餐厅刷卡买饭。刷卡时室友看着李嘉卡里的余额嘟喃了一声,“你卡里的钱比昨天多了耶”。李嘉耸了耸肩没有说话,但他心里却感觉到丝丝温暖。(11月5日 《中国青年报》)

自1997年教育产业化实行以来,教育对老百姓而言,就成了一笔巨大的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多贫困生进入大学校园,面对高昂的学费和必不可少的生活费,仿佛是成才路上的一道坎。而今,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项目越来越多,绿色通道、补贴补助成为了贫困生度过经济难关的帮手。不过,如何在顾忌贫困生“面子”的基础上,将补助、资助做的更温情些,这些年教育部门和各大学校园做出了积极探索。郑州大学对学生使用“一卡通”在校内消费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消费情况找到那些不愿表露家庭困难情况的学生,每月“悄悄地”为他们的“一卡通”里打入餐费补助。这种“隐形餐卡”蕴含了浓浓的人才温情。

按理说,学校有各种各样的资助政策,为何有的学生不愿意去申请呢?就在于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毕竟,在这个各自奔小康谋致富路的时代,很多人越来越有钱,而贫穷绝不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情。这些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看着其他同学享受着父母带来的优越生活,而自己却因为家庭的原因,与其他人不一样,在两相对比之下,便会变得愈加敏感。不愿意承认自己很穷,不愿意接受别人同情的目光,甚至在某些较为自卑的同学看来,“同情”甚至意味着“嘲笑”,所以某些孩子不愿意去申请各类补贴、补助。然而,这些孩子的生活又实实在在地面临着困难。

在这些贫困学子看来,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是心灵的枷锁,因为资金发放方式众人皆知。很多人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收到了大学贴心的救助服务提示,小卡片或宣传单上注明了助学贷款的申请方式。对于贫困家庭而言,这无疑是贴心之举,但是,很多贫困生到了大学却傻眼了,因为辅导员召集大家开会,可能第一件事便是统计助学贷款申请名单。很多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是比较内向和敏感的,有的甚至较为自卑,在大家异样的眼光中,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接下来的各种申请材料公开化也让很多人吃不消。贫困学子之所以面临这些窘况,就在于救助政策的生硬,且缺乏温度。

把学生资助政策做出温度是一项技术活。改变一直在继续,从穷得读不起书,到助学贷款政策的全面覆盖,从资助方式的单一到资助体系的多元化,再到而今的“隐形餐卡”,我们看到了教育部门对贫困学子的关爱,这种关爱蕴含了浓浓的人才温情。(梅子缙)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