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让“中国好人”传递道德力量

2017-12-03 15:57: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1月30日上午,中央文明办在廊坊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发布11月“中国好人榜”,共有107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河北省有带领群众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的好支书李强,不顾个人安危火中救人的90后齐胜杰等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1月榜单,入选总人数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12月1日 河北新闻网)

好人,被定义为有善心、宽厚待人的人,“中国好人”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价值标尺,引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引领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这些“中国好人”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用涓滴之善汇聚人间大爱,用人伦至孝诠释血脉相融的挚美真情;他们将心比心,以诚待人,坚持信诺如一,标定人间公平,用方正严明捍卫德行天下的文明准则;他们仁心仁术,至善至勇,危难之处施以援手,以大无畏的精神奏响回荡天地的正气之歌;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用守土尽责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这些“中国好人”把美德聚沙成塔、聚水成涓,用实际行动默默传递着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你是一个好人,一看就知道有颗好心”,这歌声应该是人们对一个人道德素养的最高褒奖。其实,这些“好人”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一员,每一个好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个故事里折射出的都是一颗宽厚待人的善心,正是这种善心,凝聚成了一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精神,点亮了思想道德高地的明灯,时刻传递着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厚植着这个社会的文明底色。说到底,“中国好人”之所以让人们感动,是因为他们坚守了道德这块阵地,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和时代所需。

当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也出现了一些“道德缺失”、“道德滑坡”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多元多样多变”中找到主流价值导向来引领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就需要我们向“中国好人”看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抵制知恩不报、以怨报德、背弃信义、坑蒙拐骗等不良倾向,用忠心孝情感恩父母、用关怀奉献感激乡邻、用爱心赤诚回报社会,让“中国好人”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向社会不断传递道德力量。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中国好人”传递出的道德力量,犹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大到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救人于难,小到一份关心、一句问候、一声感谢,每一个人的善行义举,每一次的无私奉献,都充满了社会责任和温情,感化和激励着人们秉持高尚的道德追求,将爱心化为善举,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共同构建起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友爱的和谐社会。(刘凤敏)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