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精准承接关键在于“接得住”

2018-01-09 09:30: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从省协同办获悉,河北省充分发挥区位、空间、交通、产业优势,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产业承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2018年01月08日《河北日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千载难逢的最大最现实的发展机遇,对河北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是历史性的和转折性的,而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当头炮”。2014年以来,河北省抢抓协同发展机遇,主动对接、精准对接,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累计签约引进北京商户25000余户,入驻10150户。这组数据,无不说明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承接,关键在于“怎么接”“接得住”。

做好精准承接,必须坚守绿色发展底线,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通过承接北京外迁企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又要对那些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坚决说“不”。三年多来,河北在精准对接、精准承接中注重做好“怎么接”,始终与京津规划同图、目标同向,精挑细选项目,以生态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使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张北云联数据中心、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河北,推动河北加快绿色崛起。

做好精准承接,必须突出抓好承接平台建设,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当前,河北在主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产业转移与承接过程中,还存在着承接地布局相对分散、进京招商“各自为战”、产业选择趋同、技术承接能力不强、生产要素效率配置不高、产业配套能力有限等突出问题。为此,河北突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政策,着力打造一批省级重大承接平台、一批产业共建平台、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平台等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让硬件服务更硬、软件服务不软,确保承接项目“接得住”。

精准承接,绝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必须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切忌过于理想化。实际上,产业转移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要通过精准承接、有序承接,实现承接地与转出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双赢”。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河北比较优势,进一步搞清楚适合承接哪些非首都功能疏解,适合承接哪些产业转移,积极承接疏解、吐纳四方,真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让河北再一次迎来重大历史机遇。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利于大力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有利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河北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刘凤敏)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