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大鸨栖息白洋淀”的讯号意义

2018-01-09 09:33:3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前,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白洋淀畔观测到一群正在觅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据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管理处连续11年在白洋淀畔观测到大鸨了,并且近几年观测记录到的大鸨单群只数和种群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河北日报)

有鸟栖息白洋淀,说明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很不错;大鸨作为极度濒危动物,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已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我国现存也不足500只。其连续11年栖居白洋淀,就颇为值得人们称奇和思考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而形成河北省最大的湖泊,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可以想见,内中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尤其是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重视程度更胜以往。这也是大鸨“巡游”至此,乐意下淀栖居的前提条件。

不过,久而久之后的懈怠也在所难免,2015年4月,环保部联合河北省人民政府约谈保定市人民政府,要求保定市对白洋淀淀区开展污染整治,确保全面整改到位。这看似坏事,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为白洋淀的生态保护敲响了警钟。后来验收通过,坏事完全变成了好事。所幸,在此期间,大鸨并没有奋翅而去。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在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作为新区最大的湿地资源自然成为焦点,能否再现“春天的故事”,为世人所瞩目。

为切实改善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质量,省政府办公厅去年9月份印发《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对淀区内第一批排查的546个纳污坑塘梳理分类,实现“一坑一档一策”。这种细致入微、精准到“坑”的水质监测及执法监管,无疑是罕见的给力举措。陆续开展的入河排污口、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了垃圾、污水入淀,使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区域环境得以净化。

此外,为了保护好大鸨等国家珍稀鸟类,安新县还闻风而动,多次协调农林、水产畜牧、环保等多个部门,展开保护生态环境、清理网箱、打击捕鸟贩鸟、制止毁苇造田等多项保护行动。类似措施的出台和大面积展开,毫无疑问,极大优化了大鸨的生存空间。其连续11年在此栖居“落户”,也就不足为奇,甚至理所当然了。

“大鸨栖息白洋淀”且连续11年之久,是个可喜的讯号,令人展眉一喜,希望更多的大鸨能移居、定居白洋淀,给雄安新区建设带来吉祥的祈愿!(刘叶)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