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侯文学:自曝GDP注水是求真务实作风回归

2018-01-16 08:48: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先是内蒙,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之后是天津,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调整为6654亿元。(见1月15日侠客岛)人们在想知道是谁在“自曝家丑”的同时,更关注的为什么一些省份要主动给GDP挤水分?

其实,主动挤水分的“开创者”是辽宁省。在去年辽宁省两会上,省长陈求发曾以罕见的坦诚,揭露出了辽宁统计数据造假的伤疤。 而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团组会议中,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则举了两个例子,辽宁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GDP注水的,在全国同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去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就达15.49亿元;而把过去几年各省市的GDP数据相加,其总和总增速超出全国GDP的最终数据,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地方政府及官员所以热衷于GDP及财政收入数据上注水,主要原因是创造政绩的动力。按理说,经济统计数据应当是实事求是,该一是一,该二是二的。但在一段时间内,“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给了地方官员追逐数据的动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调侃,指向即在于此。统计数字造假得逞于一时,则在于外部约束环境很并不健全。比如,在根源上还难以完全解决的地方干预统计的情况。少数地方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干扰统计工作的手段包括“下达”指标、“威逼利诱企业配合造假”等。而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你不听,人家就换掉你,更别想升迁调动了。”统计数字造假难以根治,还在于“收益”与“风险”不匹配,即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处罚力度很难称得上“严峻”:大多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相应的法律责任是“通报”、“处分”。诱惑太大,笼子不牢,这大约是最能揭示统计造假的逻辑了。

GDP及财政收入数据注水,可谓后患无穷。注了水的、虚高的甚至是弄虚作假的经济数据,地区GDP看上去是经济增长了,排名靠前了,但实际上是透支了发展潜力,影响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决策,增加了经济发展难度,甚至会造成“灰犀牛”式的大概率风险。用一位辽宁官员的话讲,“在经济数据上造假,是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且欠下了巨额债务,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其次,统计数据造假是对地方财政的自损。GDP和财政收入数字虚胖,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对地方的财政负面影响很大。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高估了,中央转移支付就会减少,用于当地的财政支出也要减少,这显然会增加财政困难。第三,GDP和财政收入数据虚高,面子上是好看了,但从里子上看,百姓的腰包没有真正鼓起来,人民福祉没有真正增加,这就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初衷。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辽宁团参加讨论时说:“经济数据造假,不仅影响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严重败坏党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同年10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干部,要“一票否决”。 党的十九大给今后一段时期定下的发展总基调是“高质量发展”。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风险、去杠杆再一次被强调。那么,在经济数据统计上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毫不犹豫地挤水分、去虚假,应当是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