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不吊胃口”切中“过度扶贫”的脉

2018-01-29 12:04: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地方有盲目提高扶贫帮扶力度的倾向。例如,一些地区的贫困户上各类学校都不需要花钱,一些地区的贫困户看病基本不花钱。过高的资源投入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未来几年的脱贫攻坚,应该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并保证在这一标准下脱贫的质量和可持续性。(1月29日 人民日报)

到2017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减少至3000万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如何理解“不吊高胃口”?笔者以为,基于个别人的贪婪,部分地区出现了打扶贫政策主意,“坐等上门扶贫”的消极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警惕,予以及时刹车。

严重缺乏内生发展动力的“懒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现在地方政府对这类人普遍缺乏有效的扶持方法,如果没有上级的干预,村里在建档立卡时都倾向于排除这类人。毫无疑问,“扶贫不扶懒”应该成为一个工作尺度,但总体上,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不能动摇。为此,需要各地指定切合实际的脱贫标准,切忌搞形式主义、大呼隆。

对于懒汉,要做具体分析,据此对症施策。根据专家分析,其安于贫,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生活在疏远物质财富的群体性文化中,甘于贫困;二是生活目标模糊,主要是没有配偶、子女的人群,他们没有个人认为值得奋斗的目标;三是发展信心缺失,主要是在发展竞争中被边缘化的人群,听之任之,自我边缘化;四是福利依赖,即“等靠要”思想严重的人群。

从上述情况看,首先要根治他们的思想懒惰症,帮他们自觉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而不能轻易许诺,直接给资金,以免造成饮鸩止渴、不求上进的后遗症。二是通过具体项目和岗位,来带动致富,让其受到周围人的积极影响而脱贫;三是通过耐心细致思想工作,帮其树立正确荣辱观,要视靠双手脱贫为荣,视“等靠要”为耻,以此激发内生动力,彻底将扭曲的观念矫正过来。

“不吊胃口”不等于敷衍塞责,而是不鼓励懒汉产生依赖思想,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挤出“水分”,切实帮扶,而不是过度帮扶,让贫困户滋生依赖思想。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注重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已成当务之急,只要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向历史交账,对群众兜底。(张金千)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