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e观沧海

聚焦 | 用医者仁心照亮孩子健康的未来

2018-01-31 18:49:14 来源:e观沧海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行医50多年,他坚持开药治疗,只为一名患儿进行过肌肉注射;年过八旬,他本该颐养天年,却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坚持出诊;身患18种疾病,他本该接受照顾,却负病前行,呼吁少用抗生素,他就是小患者口中的“不打针爷爷”——全国著名儿科专家、河北省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皓夫。

胡皓夫教授在工作中

多数人看来,医治是一个从伤病到治愈的过程,其实,这更是一个释放善意、建立信任的过程,是一个从人到人的过程。就像胡皓夫开出的8毛钱药方,承载的都是医者仁心的善意,照亮的却是无数孩子们健康放心的未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有言:“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而要完成这种使命,光有决心和信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人无我有的医疗技术。行医57年,胡皓夫曾将几近凋零的小患者曲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曾使被误诊为心肌炎、越治疗越严重的小女孩,完全康复;他一直遵循着一般感冒不吃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治病原则。这是他精湛医术的现实讲述,这是他救死扶伤的生动诠释,这更是他点亮家庭希望、滋养美好幸福的医者仁心。

因为热爱,所以真诚。胡皓夫用“真诚施药”争当孩子健康的守护神。医生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提供者,更是温馨、温情等人文关怀的实施者,就像亲人一样,总能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送上及时的诊治和药物,“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为患者解除病痛。当一对夫妇带着什么药都不见效的高烧孩子前来就诊,胡皓夫仔细查看病情后开出了8毛钱的药方,孩子用药不久体温便退了,“药不是越贵越好,用得合适的才是好药。”不打针爷爷胡皓夫这种真心为患者着想的做法,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信赖。这是精准施药的果断决策,这是雪中送炭的健康救援,这更是至诚至真的医者仁心。

胡皓夫教授出诊现场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胡皓夫用“厚德载物”照亮孩子健康的希望路。这种厚与德体现在医生更愿意将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进行置换,呈现出一种崇高的职业情怀和精神。当危重患儿需要增加特护,家长经济困难之时,胡皓夫便主动提出由他出钱,请下班的护理人员献工;当下午送来患儿,他便会一直守到第二天脱险;当退休后患有严重的痛风和关节肿大,行走不便且握笔困难之时,他还是会坚持出门诊、查病房……这一切的坚持都源于他美好的希冀,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治疗和帮助更多的孩子,从抗生素滥用中解脱出来,走向健康。这是危难之时伸以援手的人性关怀,这是把专业当事业的职业坚守,这更是仁义在前德为首的医者仁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美国“无名”医生特鲁多博士的墓志铭,也是胡皓夫的笃行实践。胡皓夫用医者仁心照亮了无数孩子健康的未来,用一生的从医故事,示范了一个良心医生的楷模形象。如今斯人已逝,但他为新时代的医者树立了榜样。广大医生朋友,让我们向胡皓夫看齐,用实际行动书写更多“医术精湛德为先,医者仁心为患儿”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孔思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