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评集萃

勿将“解释”当成“解决”的筹码

2018-02-26 15:21: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今年春晚小品《提意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有一个细节:员工请领导解决宿舍供暖问题,却在领导热情的虚与委蛇中,几个月都没有得到解决,将“脸好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刻画得入木三分。(2月26日 人民日报)

今年春晚,一部很接地气的小品《提意见》可谓是悄然走红,探究走红的根源,除了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外,更多的是因为小品贴近生活,凸显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也间接的讽刺了一些从业者虚与委蛇的工作态度。当秦海璐扮演的领导雷厉风行的去为员工解决困难的时候,相信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心中都会油然生出一抹敬意,作为普通的百姓,我们何尝不想在遇到困难时看到的是问题圆满的解决,而不是千回百转后的“静候佳音”。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是因为一些人将“解释”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筹码,才会有这样的作品跃然荧屏之上,这是值得深思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工作纪律及工作作风的愈加重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旧象”逐渐减少,但将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天衣无缝的解释清楚“脸”好看了,

一句“我们还要和相关领导沟通,回去等待进一步的结果”将问题“无限期”延长“事”依然难办,这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寒”的是群众对公权力的信任。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面对群众的诉求,与其变着花样的解释清楚你该如何做,该走什么样的手续,不若躬耕力行,踏踏实实的将群众需要办的事解决好,结果是最好的证明。当然,有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但只要将真实情况解释清楚、解释明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免去群众担心不办事的思想包袱,相信办事群众也不会无理取闹。

解释是途径,解决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问题意识”,其实一方面是告诫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善于解决问题。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更是于时俱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最基层”,更要以崭新的风貌、崭新的姿态,在时代的浪尖儿上,带着水滴石穿、踏石留痕的工作劲头,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坚决的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说“不”,让“公仆”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杨春超)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