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李映:奏响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强音

2018-03-20 10:05: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不断升温,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电视节目迅速走红,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然而,面对资源丰富的中华文化宝藏,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空间广阔,仅靠诗词大会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丰富传播平台、创新表达方式。(河北新闻网 3月19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各界备受鼓舞。传统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民族认同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了民族品格,滋养了中国精神,陶冶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复兴是必经之路,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使命使然,更是民生企盼,势在必行。

然而,近年来,流行的“洋节”风,让传统文化受尽了冷落。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随着异国文化迅速传播而占领消费市场,然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过得越来越没有“味道”,仿佛过“洋节”是时尚浪漫的象征,而中国节日是传统守旧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认为过传统节日无非是亲朋聚会,吃吃喝喝,相互吹捧,互相攀比,俨然是情感包袱和精神枷锁,费钱费力。殊不知,中国节,中国结,过的更多是一种情结,是无论走多远,想起来就会引发内心触动的文化认同。较之西方节日,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坚守和传承、创新、发扬。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体现在节日中,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润物无声。比方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言必信,行必果”“言行相顾,慎终犹始”。文化瑰宝,价值远高于一切物质财富,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从现在做起,见微、见实、见行。可以说,躬身践行,化于无形,利在社会,功在千秋。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新活力,笔者认为,不走形式要走心。应该深度挖掘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义,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形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自我完善,在与时俱进中奏出博大精深的“好声音”。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继续以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凝聚全社会力量,助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李映)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