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群声鼎沸

邓海建:身在燕赵 心在远方

2018-04-02 17:24: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季节翻页,毫不留情。耳边是喧嚣跋扈的《中国新歌声》,手里是骋远兄新书的 PDF 版,就这么度过了 2016 年的国庆假日。

骋远兄不是“老中医”,却给当下的中国时评“把得一手好脉”,请允许我吹个 360°后空翻的牛——在网站评论频道的编辑圈里,他算是“书写得最好的一个”。

对于习惯了短文的人来说 :攒一本书,工程浩大,体量吓人。最关键的是,框架和基础稍有不慎,名号的牌子说砸就砸,简直比友谊小船翻得还要快。这几年,时评的江湖歧路纷纭,用个时髦的说法,跟世界经济差不多,“处在转型探底期”。停的停,关的关,自嗨的自嗨,造梦的造梦……纸媒阵痛难捱,APP 风生水起。看起来,此前车如流水马如龙,眨眼间就“明日黄花蝶也愁”。费心巴力在这个领域打拼着,且还有一丢丢初心与念想坚持不变的,大概也就骋远兄这些“资深青年”。但这样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叫人澎湃心动。

我与骋远兄素昔只有一面之缘,社交软件上却从没有断过联系。他身上有着燕赵汉子的那种执着与理想主义、有着文革期间生人的那种质朴与纠结,似窖藏烈酒,浓郁扑鼻,又似深山泉水,清冽干脆。热情、纯粹、能侃、文质彬彬,细细想来,反正垂髫稚子身上有的纯真心怀和“认准一事就轻易不撇下”的痴迷劲儿,他也不缺。写文章,或者做事情,还真离不开这样一股子精神。对话或者交往最愉快的一种境界,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是你还没回首呢,他就很灵犀地把灯火阑珊处的电路修了,让你跟他沟通始终“来电”和畅快——与骋远兄在互联网 + 的年代相处,大概就是这么个感受。

驰骋远方,是志在千里的骏马的美好意象。之所以不惧于骋远兄怪我“拍马”,是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我们并非作者与编辑的供求关系。好吧,允许我把潜台词说到位 :那就是在骋远兄的周围,能热络铺陈开的雄浑“慷慨歌时评”版图,并非因为他是网站频道的编辑,而在于他与人品、人格俱来的凝聚力、号召力。我常常在想 :换个人来做荟萃近20 个栏目的时评频道,还真可能是胸无丘壑,左支右拙。他呕心沥血构建并主导的频道,没多少人见人爱的毛爷爷、也不算特别顶级的央媒平台,竟然还能动辄成百上千地“笼络”到那么多时评作者,要命的是还当真能一呼百应、山呼海应,这本事,真不是盖的。

坦白说,圈内的时评教程也不少,千娇百媚、顾盼生姿 :或居于庙堂之上而“理来理往”,或根植草野之间而“血性方刚”。能调和评论的世界观与实践的方法论,不亚于“蜀道之难”。骋远兄真是个有心人,这份心,分三份 :一曰用心。编过什么稿、有过什么体悟,喜欢常回头看看。心有千秋,笔下才有万言。二曰热心。所谓“提携新人”是句知易行难的话,编辑常常有心无力或有力无心,能开班授课、解剖“麻雀”,没点积淀和耐力、定力肯定不济,这样的“闲心思”,领导又不见得高看一眼,成效也不见得立竿见影,何苦来哉?嗯,这绝对是失传已久的“志愿精神”。三曰费心。写本书,不为展示自己的好文章,却将自己的那杯水“倾杯而出”,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份真,是与徒弟闹得不可开交的相声大师郭师傅的好榜样。

这本解剖“麻雀”的授课讲义,其实更是时评场的练兵大计。重理据,

讲逻辑,循序而进,娓娓道来。能让人看下去、读进去,读出兴味,收获启迪,从此下笔有了路径、方向 ;它见证了慷慨歌的兴荣史,亦留存了骋远兄时评学院的一段繁盛。虽是一家之言,却纳百家之粮。我印象尤深的,是“把脉开方冀回春”章节,17 种常见症状及案例,往小处说,是时评写作的大忌,往大处说,何尝不是这个浮华时代的思维之弊?那些网络跟帖里的戾气,那些论坛发言中的偏激……莫不是这些症状的显影而已。

这本书,给时评“把脉”,亦是给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平和而理性的视窗。鲁迅先生在《这也是生活》里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以怎样的声音和姿态融入这个滚烫的年代,以何种的情怀与热血应和那些飞逝的年轮,这是比哈姆雷特式难题还要翻番几个难度系数的追问。

关心时事、关注时评,对生活保有一腔热爱的人,大抵都有点真性情。骋远兄是个喜欢写诗的时评编辑,让我想起海子的那首诗歌,名曰《远方》:

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远方啊

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

身在燕赵、心在“远”方的骋远兄,拿出了这样一本丰盈扎实的“时评指南”。不仅初学时评者受益匪浅,常在河边走的从业者或旁观者,亦能窥见些门道、增益些识见。最后请允许我携一份发自内心的诚挚和敬慕,以高分贝的八字箴言总结陈词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