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涵养一颗“清明”之心

2018-04-12 09:34: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郭声琨在山东和海南调研时强调以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新作为建功新时代,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人民日报4月10日)

“辛苦”换“幸福”需要的不仅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两把刷子”,还须涵养一颗没有杂质“清明”的决心。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开学典礼上说,革命不仅要有吃小米饭、爬清凉山的决心,还要有“拖牛尾巴”永久奋斗的决心。他告诫学员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是要下一个牺牲生命的最后决心。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唯有清者,方不负青史斑斑;唯有明者,才不枉民意深深。15岁就进中科大少年班的钟杨放弃33岁副局级的“大好前程”,怀着“为人类留下种子诺亚方舟”的理想主义干着 “既无经济效益,又无名无利”的事。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人忏悔“生要进中南海,死要进八宝山”,有人只愿“静静地遍洒雨露”。从“出名要趁早”的“人生赢家”目标到倾心马上见成果的“显绩”,不断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人品才是最高学历”,学历的潜台词在于勤学苦练,久久为功,急功近利才是最慢的“路”。

诚然,有读书当官发财所谓的“人生捷径”,但人生亦如书法,起笔精彩生动,行笔流畅连贯,收笔饱满坚定才足以“听过许多道理,过好了这一生”。《人民的名义》里赵德汉原型原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面对被查出的几亿现金说“有钱才感觉安全”。贵州老支书黄大发57岁时系绳在身翻下悬崖带头凿山开渠,36年终引得源头“活水来”。“清明”、“清廉”之心重在自律贵在自守,魏鹏远和黄大发都是20多岁“起笔”,都有过人生出彩的“高光时刻”。 “吃树皮”的明明白白和“刮地皮”的浑浑噩噩最终让两人的结局迥然不同。

有人说,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应该退让,可偏有人执意留下最美 “逆行背影”。4月6日起,人民日报开辟“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专栏,首期介绍17岁写出《革命军》,20岁病逝狱中的邹容。一个出生于商业资本家家庭的少年用生命实践了“仁义所在,虽粉身碎骨不计”。枪林弹雨年代视死如归的支撑是信念,承平时期献身使命的根源是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 “主心骨”,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定盘星”。新时代更须将坚守信仰的忠诚,敢于牺牲的壮举、民族复兴的宏愿融入血脉、嵌入内髓,积尺寸之功、尽长远之力。涵养一颗没有杂质“清明”之心,所收获的定是熠熠生辉的青史留名。(邱飞飞)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