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邱飞飞:职称评定当“不骛虚声”

2018-04-17 10:56: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职称评定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乱象纷呈、利益纠葛,办个“吐槽大会”似都难以言尽。

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没有论文也挣不到“教授席”;一些地方中医人员职称考试必考外语,甚至早已迭代许久的WIN98仍在职称计算机考试里唱大戏……操作标准不统一、硬性杠杆太随意,甚至职称外语考试成为利益昭然的摇钱树,滋生出一条从培训、代考、传送答案到修改成绩的灰色产业链。长此以往,“干得好评不上”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

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职称与能力或贡献不相匹配的情况,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制度僵化因循守旧,简单地认定博士强于硕士,或是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而忽视质量。二是“一刀切”懒政思维。学历、资历、外语、英语、论文是最简单的硬杠杠,职称评定部门好操作。只是,单维的职称评价机制和多元的人才格局,势必形成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现实对垒。

“人才大战”进入2.0的时代,职称制度改革当助力“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大势。目前,“小学教授”从期待已变为现实,正高级职称也在逐步 “普惠”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完善职称评价体系标准,既是人才为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属性使然,也更符合用人的合理规范要求。因此,放开“三唯”对专业人员手脚的束缚,助力专业技术人员深耕本专业锻造“大国工匠”,推动“以用为本”的业绩导向成为时代主流。

优化职称专业和层级设置,在打破人才成长的天花板上发力。进而将审批权直接下放到单位自主评审,把品德放在首位真正实现“干什么、评什么”。继而畅通职称绿色通道给人才“一鸣惊人”的机会。近期各地职称制度改革,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当然为了切实保障专业技术人才的合法权利,还要持续完善相关制度。比如人社部门放权要到位,不能层层截流。防止用人单位内部控制,在教师、医生等行业职称评定上更倾向于一线工作人员。同时,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对学术不端、道德失范公开“亮剑”,鼓励职称改革在“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上双向发力。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