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读书日,干部怎能缺席

2018-04-24 14:1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年少的时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并时常告诫我们要经读书,特别是要广泛涉猎,不仅要做到“好读书”,而且还要做到“读好书”。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那么,广大机关干部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总体来看,世界读书日活动,多以政府主办的形式开展,那么就涉及不少干部参与其中,或组织群众参与阅读,或到学校赠送图书,或举办一场与读书有关的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等等。我们的广大机关干部,不妨利用世界读书日这个契机,想一想自己一年下来读了多少书,写过多少篇自己的作品。即便是作为一名读书日活动的组织者,我想在这个时候反思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读书日并不意味着只在4月23日这一天读书,其他时间不读书。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提醒我们要读好书、多读书,把经常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把提高素养当成一种追求。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维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生浩然之气。”读书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可以开拓思维眼界,可以获得智慧启发,还可以涵养道德品性,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关键是要多读好书、益书、圣贤书、正能量书,不为读书而读书,不因要求而读书,不拘形式而读书,让常读好书成为干部标配,让读书习惯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等人不仅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开展读书会活动,而且还从来不因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放弃读书的好习惯,甚至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区,少年毛泽东也依然捧着书朗朗上口。反观现实,我们有的干部把没有养成的读书习惯归咎于“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忙的时候干工作,空的时候想问题,一年下来没读完过一本书,没有写过一篇读书心得,更有甚者让秘书代笔、帮忙撰写,让别人读书、让别人写心得,效以此法获取知识显然是空谈。其实,现实生活中,除了专门的学者,可能每个人都没有专门的或固定的读书时间,大部分好学者、善学者、勤学者都是像挤牙膏一样整合时间安排。所以,即便我们的干部有一千个“没时间”的理由,也找不出一个“没时间读书”的理由。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可忽视的是,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读一本经典或名著的时间越来越少,碎片化阅读、信息化阅读、浅尝式阅读占据了我们的很大时间,虽然能够迅速掌握大量的资讯信息,但是就获取知识的质量而言,却是非常堪忧的。网络信息诚然也不乏有价值的知识,但是相比之下,没有“营养”的信息或许更多,所以,必须在阅读的过程中甄别信息的真伪和良莠,才能保证获取到的知识有价值、有“营养”。不管信息化如何发展,传统书籍阅读所具有的精准性、质感性、体验性是信息化阅读无法取代的。所以,与其在泛滥成灾的网络信息中甄别真与伪、好与坏,不如静下心来捧着一本经典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

2016年,国家制定出台《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阅读上升到国家战略性计划,干部既是组织者、推动者,也应当成为参与者、践行者,唯有养成“至乐无如读书”的好习惯,才能在开启新时代全民阅读的中国文化发展新起点上发挥好带头带动作用。(李霖)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