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量身定制”,打通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

2018-05-21 16:02: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簸箕,煮了一锅。”这是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万胜永乡一带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虽然略有夸张,但也反映了当地土地贫瘠、传统农作物收成微薄的现状。2017年3月,作为重点帮扶部门,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工会高级经理庞凤祥一行进驻到了下洼子村。对每一个贫困户的现状都进行了摸底,并量身制定出扶贫方案。(5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实现全面小康、确保如期脱贫已迫在眉睫。当前脱贫重点聚焦精准,即“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下洼子驻村扶贫工作队摸清贫困底数,因人而异,因地施策,为一户贫困家庭定制出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激发出贫困家庭自我造血的内生动力,打通了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下洼子村民感慨地说“村子更美了,收入更多了,我们的生活更有希望。”

2015年11月党中央吹起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两年多来,能脱贫的都已经脱贫了,剩下的都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困难户都是贫困中的贫困,需要花大力气帮扶的。他们或是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或是居住环境恶劣不具备致富条件的,或是家有病人无法外出创业等等,这些家庭都有个人力量无法克服的贫困障碍。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拔穷根,下洼子村的变化是精准脱贫的一个案例。其中“精准”二字是下洼子村摆脱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是精准识别。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全村每一个贫困户的现状都进行了详细摸排,具体了解,做到了心中有数。二精准施策。尽可能发挥贫困户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联系外出务工,安排生态护林岗等,“量体裁衣”带动增收致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一年时间,驻村工作组为下洼子村量身打造了16个食葵种植户、3个时差蔬菜种植户、14个肉驴养殖户、11户生态护林员等,还为村里打了深水井,让大部分村民吃上了自来水,并建了公园,扩建了水浇地。看到这些,我们似乎听到了下洼子村民喜悦激动的心跳声。

纵观目前脱贫攻坚战,各地都有自己“量”和“裁”的招式,比如,脱贫帮扶“1+3”模式,即1个未脱贫村+1个驻村工作队+1个联帮单位+1个联邦企业,有这种阵容的帮扶模式,我们就不相信,“量”不出贫困户的尺码,“裁”不出脱贫的“致富衣” ?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下正是深度贫困区集中力量攻坚薄弱环节的关键期。人心齐,泰山移。没有攻克不下的“腊子口”,没有爬不过去的“大雪山”。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全方位为实现精准脱贫汇入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一个不不能少”的小康之梦,则指日可待。(吕改成)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