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丁恒情:“小院公约”应当让每个城市都眼红

2018-06-25 09:06: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昨天,东四街道迎来第100次“周末卫生大扫除”。从2016年6月4日开始,“周末卫生大扫除”从东四一个街道起步,逐渐覆盖了整个东城区的所有街道社区,还扩展到了朝阳、丰台、通州等全市其他区。为了共同维护环境整洁、巩固大扫除成果、让居民拥有更加和谐宜居的环境,居住在东四地区的居民还以院落为单位,形成大家共同维护遵守的“小院公约”。(6月24日《北京晨报》)

从背街小巷的治理到小区环境的美化,再到“周末卫生大扫除”常态化,经过两年多的整治,北京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园环境的巨大变化。应该说,背街小巷靓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街巷院落更整洁、更干净,这是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的结果,值得点赞。但是,人居环境整治,其实并不是一场歼灭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如何防止死角重生?如何避免效果反弹?的确值得仔细思量一番。

为了让家园一直美下去,北京东四街道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报道中,北京东四街道根据居民需求,运用“五民工作法”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居民群众家门口的事,就平房院内公共空间利用、院内环境秩序维护等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共商共议,共同制定了“小院公约”。社区居民自己拟定的“小院公约”,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共治的凝聚力、向心力,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路灯亮不亮、路面平不平、环境脏不脏、秩序好不好、出行畅不畅,街巷和院落给他们的感觉最为强烈。然而,无论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小城市,街巷和院落里私搭乱建、开墙打洞、违规停车、乱堆杂物、凌空架线等现象,已成为困扰社区居民“家门口”的老大难问题。试想一下,当我们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生活,空气是污浊难闻的,环境是不堪入目的,如何实现惬意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牵着爱人的手,牵着孩子的手,去漫步?

就此而言,对于北京东四街道推出的“小院公约”,其他城市也应当感到眼红。作为社区治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和实践,“小院公约”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代表着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主体参与意识的回归,本质也是对“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积极探索。“小院公约”的背后,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转变治理方式的智慧和决心,是对“城市卫生,人人有责”的生动实践。这种务实的做法既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又能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是切切实实的社区治理改革尝试,值得借鉴和推广。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只有让更多的院落制定自己的小院公约,才能让社区居民在保护街巷和小院环境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希望北京东四街道推出的“小院公约”能给其他地方带来思考,从而提升居民的奉献意识、参与意识、互助意识,让他们悉心照料、精心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为促进城市整体品位的提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