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唐卫毅:“有偿救援”能否终结“任性”穿越探险?

2018-08-28 09:26: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从8月21日开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开始对私自非法穿越景区的游客,实施有偿搜救制度。据介绍,有偿搜救主要针对在保护区内进行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户外活动,以及未按规定线路、区域旅游而遭遇危险的人员(据8月27日央视网报道)。

有关游客因私自非法穿越景区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多次见诸报端,有的造成了人员伤亡,有的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特别是这种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行为屡禁不止,令公共救援工作不堪重负。比如,从2016年10月起,亚丁保护区就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但仍有大量游客私自穿越,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已造成6人死亡、1人失踪。而因非法穿越导致遇险的报警救援,近年来平均每年发生50多起,搜救费用每年超百万元,还曾因费用与游客产生纠纷。

其实,近年来,对于一些“任性”穿越探险的游客,媒体已经给予了足够的批评,但是仍然难以遏制这种“任性”行为。鉴于此,不少人士建议景区实行“有偿救援”制度,即救援费用由非法穿越、探险的任性者自己买单。据悉,在今年的7月,黄山风景区就已经对违规游客开始实施有偿搜救。此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开始对私自非法穿越景区的游客,实施有偿搜救制度,可以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据报道,实施有偿搜救后,景区将按不同路线,搜救费用为1.5万元起和2万元起。而对于游客通过正规渠道、购票进入景区、在开发区范围内受伤的,景区仍将对其进行无偿救援。

那么,景区实施“有偿救援”制度之后,能否有效遏制游客的“任性”穿越探险行为?对此,笔者感到难以乐观。一方面是“有偿救援”毕竟是景区自己出台的规定,是否具有法律依据,有待进一步明确。一旦一些被救援的游客不买账、不认账,“有偿救援”或许就会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是游客的文明素养、法治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游客之所以“任性”穿越探险,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游客无视法规、无视风险警示,我行我素,任性而为,并且自认为即使自己“任性”穿越探险发生意外,景区必须实施救援,否则就是景区的失职。就如同之前发生的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一样,当事人虽然承认自己有过错,但仍然认定景区也有过失。这种观念如果不转变,非法穿越探险的行为不可能得到有效遏制。

实际上,任何救援工作作为公共制度和力量都是为维护公共安全秩序而设立的,都是为保护守法者而提供的。尽管从人性化的角度讲,对于一些非法穿越者探险者也不能见死不救,但是这种救援还是应当与正常的救援工作有所区别,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就是说,作为被救者必须为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付出代价,必须承担其中相应的救援成本,这是基本的法则。否则,谁都无视景区要求,谁都任性而为,恣意耗费大量公共财力、人力、物力,还不承担一点责任,岂不是就是一种极端的自私行为?对其他需要紧急救援的守法者,岂不就是一种不公平?

社会生活中设立一些公共规则,目的也是旨在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秩序。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喜欢上了野外探险活动。比如,户外野游探险,享受大自然的秀丽风光,挑战自我应对困难的能力等。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开发建设,尤其是缺乏稳固安全的防护措施,游客探险时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些景区针对非法穿越探险等行为做出安全提示也是希望游客自觉遵守,如果旅游不听从景区的劝阻,执意冒险探险,发生了意外就只能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笔者以为,“有偿救援”制度应当成为全国各个景区一个通行的基本制度,只有把道理和规则讲清楚,才能遏制游客非法穿越探险的冲动。同时,各个景区还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堵塞安全漏洞,减少游客私自穿越探险的几率,从而把防范遇险工作做到前头。

当然,毕竟“有偿救援”属于景区自己制定的“规定”,从法律层面上尚未有法律依据支撑。对此,笔者希望对于“有偿救援”予以法律明确,并且作为法律常识普及,以此引导广大游客自觉践行。笔者在此也提醒广大游客,旅游探险要量力而行,要遵守景区规定,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进行。否则,一旦因为私自非法穿越探险引发险情,那么最终就只能由自己来承担相应的后果。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