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呵护传统文化的点点烛光

2018-09-28 16:02: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井陉县天长宋古城的一座飘着月饼香气的老院子里,一家有着140余年历史的糕点坊门口,早早就排满了人,人们都说这里的“土炉月饼”用料新鲜、口感酥香,中秋节吃了这家的月饼才叫过节。(9月26日 《燕赵都市报》)

井陉县的这家“土炉月饼”不论是制作技术,还是食材配料都堪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实,像“土炉月饼”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还有很多,他们就像是历史长河中或明或暗的点点烛光,闪烁着厚重的岁月印痕,散发着久远的历史光芒。传承历史,就是要呵护传统文化的点点烛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曾留下过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发展的文化符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像井陉县的这家“土炉月饼”的老字号招牌延续六代,历经140余年传承不息,原因何在?

一是“土炉月饼” 坚持用传统绿色食材配料,月饼现做现卖、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好吃便宜,这些都是在现代技术加工产品中很难得的。二是对历史的镌刻和记忆。从照片上看,于银柱家的“土炉月饼” 尽管制作时间长、费工夫,但他始终保持着家传的传统手工月饼技艺。老院子、土炉子,一个个久远的历史符号,让人们穿越时空,回到不可重复的历史岁月,这就是人们难以了却的怀旧情结。人啊,有的时候买的不是月饼,而是重温那段时光。

像“土炉月饼”一类的传统文化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存在。笔者也曾耳闻目睹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中所做出的辛苦和努力。空心手工面和临清潭腿都是笔者当地的非遗项目,笔者亲眼目睹了他们为传承非遗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精益求精,把非遗传承当做一项毕生追求的事业,他们的精神实在令人动容。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政府明确把非遗保护当做一项重要工作,设立编制,成立非遗保护中心等,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这些都是传承传统文化工作中积极的现象。除此之外,保护传统文化的点点烛光,还需各地政府在政策、资金、荣誉等方面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大力倾斜扶持,并真正落实到位,让非遗传承人有余力、有精神、有条件地做下去。

传统文化的烛光稀有珍贵,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髓,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唯有用实际行动关心关注、呵护保护,才能让那些尘封或即将消失的珍贵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让文化根脉也得以进一步弘扬。(吕改成)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