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平”语中的德行魅力

2018-10-12 15:03: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推出第三集《国无德不兴》,本集以立德为主题,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从崇德、明德、修德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0月10日,央广网)

《礼记·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强调修身先为本,品德的修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在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党员干部要立德、修身,在新时代新奋斗下对党员干部来说,德行更是决定了做事的出发点,与最终能否为人民谋成实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明大德”决定着高度。“国无德不兴”旨在指道德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优秀民族,曾经饱受时间的风雨、历经过战争的沧桑,最终将文明与辉煌延传至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引领着我们正走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光明大路之上,要求规范着每一个社会阶层成员,它决定了可以直上云霄的高度。 党员干部明大德立志报效祖国,永葆对党对人民的衷心,本心强大不惧艰险,要有一往无前的魄力。

“守公德”意味着深度。对共产党人来讲,守公德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礼记·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模范,让光明美好的德行在社会广为传播,到达直抵人心的深度,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抓实干、不玩虚招。还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公德修养,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不懈精神,强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拿出“拾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

“严私德”代表着广度。道德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绝不允许有任何的私心杂念,保持本心德行的坚持,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要学习雷锋同志终身为人民服务。更要警惕“温水煮青蛙”,莫被“温暖”上了身、着了道,要始终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反思自己,古之立大事者必有严私德省吾身之坚持。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在于其国库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坚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气派华丽,而在于其公民的德行教养,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这才它实际厉害之所在,主要实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党员干部要身处新时代要谨记德行之力,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此大德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一种最持久,最深层的强大力量。(孙晨曦)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