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感悟老院士捐资助教的报国情怀

2018-10-17 09:40: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材料学院教授崔崑,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于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帮助品学兼优贫困学子。据了解,“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崑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10月9日 央视新闻)

这位93岁的老院士慷慨助教,他把自己一生勤俭节约的积蓄无偿奉献,去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这就是一位老院士关注人才成长,关心下一代成才的爱国情怀。用老教授自己的一句话说,那就是:“我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四个字就概括了——勤奋、报国”,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位93岁的老院士、老教授最深的感悟。

老院士捐资助教的报国情怀,就是对下一代成长的殷切厚望。回顾老院士走过的奋斗历程,我们能深深体会到他自强不息、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他,饱受战乱之苦,目睹祖国被侵略被侮辱的悲惨现状,一颗自强的种子在心里悄然生根,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决心日益强烈,考入大学,留校任教,出国留学,学成归国,他还在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时候,就带着同事们自己动手,终于建成了装备比较完整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他承担了许多项目,获得了许多荣誉,同时更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崔老院士的每一个脚步,每一项成绩都凝聚着他深深的爱国情怀。

毛泽东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如今93岁高龄的他,又慷慨捐出了自己的600万积蓄,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崔老院士是在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将自己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传递给下一代,传递给祖国的接班人,而且要持续不断地传下去,这就是崔老院士对下一代成长的殷切厚望和深深嘱托。

老院士捐资助教的报国情怀,是对下一代成才的严格要求。崔老院士的做人为学如炼钢般一丝不苟。2006年下半年,崔崑克服种种困难,历经6年,终于完成《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一书的编纂,1754页,200多万字,含图828个、表646个。我们很难想象,当时已是80多岁的老人,如何独自学习计算机软件、打字绘图,将一生的研究编辑成书。这就是老人一丝不苟的求学精神,在教学中,崔崑也以“实干”作为招收学生的最重要标准。他说“我招的学生,进门时学历有高有低,但个个都想干事、能干事。反之,那些只想混文凭的人,我不欢迎。”

崔老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要求标准,着实让我们佩服。的确,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培养出能担当祖国大任的接班人,祖国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实干担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93岁的老院士用自己的一腔洒热血奏响了报效祖国的时代赞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撑起了最美的时代旗帜。迈步新征程,跨入新时代,祖国需要像崔老院士这样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祖国更需要像崔老院士一样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希望老院士的事迹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向他学习,在祖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勤奋进取,开拓创新,在拼搏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吕改成)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